科室特色治疗之
穴位埋线
治疗作用二
1、夫精人工授精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是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AIH)常用的一种助孕技术,IUI成功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IUI临床妊娠率8%—22%。研究发现,穴位刺激能够改善促排卵药物所引起的雌激素分泌不足而对机体产生的作用,提高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改善宫颈黏液的分泌,有利于精子的顺利通过。针刺卵巢穴对体内性腺激素有双向调节作用,穴位刺激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系统使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使LH/FSH恢复正常,从而激发卵泡破裂,产生一系列的内分泌变化,引起卵泡破裂而排卵,提高排卵率。因此,在常规促排卵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有助于改善不孕患者子宫内环境,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形态,促进受精卵着床,提高夫精人工授精(IUI)妊娠率。该方法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2、卵泡未破裂*素化综合征
卵泡未破裂*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unrupturedfolliclessyndrome,LUFS)主要是指卵泡发育成熟为优势卵泡,在*体生成素(LH)峰后48h,不发生破裂从卵巢排出,同时*体在LH刺激作用下形成并分泌孕激素,引起人体效应器官类似排卵周期的变化,属于排卵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具体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临床上,治疗LUFS方法众多,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治疗等。针刺可发挥整体调节的优势,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环境和卵巢局部微循环,从而有利于妊娠。穴位埋线属于针灸的一种类型,通过穴位埋线的方法对脂肪代谢进行改善,增加了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且治疗的时间比较短,更为方便快捷。研究发现:肌注绒促性素联合穴位埋线治疗LUFS能提高P生成,且能够使患者子宫内膜增厚,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3、薄型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进行着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脱落、增殖生长的循环,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超声在临床工作的广泛使用,子宫内膜得以被直观地观察。目前薄型子宫内膜状态的阈厚度大多波动于6-9毫米,结合子宫内膜的生理变化及多数的文献报道,目前认为超声下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自然周期中卵泡期晚期7毫米,或最大卵泡直径≥18毫米时子宫内膜厚度7毫米,或促排卵周期中HCG日子宫内膜厚度7毫米,即可诊断为薄型子宫内膜状态。人本身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子宫内膜过薄不仅仅是子宫内膜的问题,而是整体的阴阳失衡,所以此时的治疗方案不应该只着眼于子宫内膜这个层面,而应该着眼于整体。穴位埋线疗法正好达到了从整体出发的要求。穴位埋线可以激发人体的经气,促进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关研究表明相关穴位可以直接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及微循环,从而直接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状态。
4、*体功能不全
*体功能不全(lutealphasedefect,LPD),又称*体功能不足、*体功能不健、*体期缺陷,是指排卵后卵泡形成的*体功能不足,主要指其合成和分泌的孕激素等物质不足,以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性降低,出现月经失调、和(或)不利于受精卵种植和早期发育,而导致早期流产和不孕等现象。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多认为LPD病因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axis,HPOA)功能失调及其各环节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穴位埋线治疗本病因其对穴位长效刺激及蛋白线吸收反应等作用,可长远有效的固护肾府先天之精,补养脾胃后天之本,调理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研究发现:穴位埋线治疗LPD(脾肾阳虚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口服*体酮胶丸总体疗效相当,而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更具有优势,后续疗效较稳定。
5、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一部分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者未经治疗,病情迁延导致的,一部分是由于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可无急性盆腔炎病病史。一旦发展成为慢性盆腔炎,则病情常因身体状态、月经、性生活等情况反复发作,且容易导致不孕、宫外孕等,威胁女性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提高机体营养代谢,能够增加病灶局部血流量,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加速炎症吸收,减少渗出及粘连,最终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且作用时间持久,可以明显缓解慢性盆腔炎各临床症状及局部体征。
参考文献:
1.李艳,施园,丁彩飞,吴玉*.穴位埋线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5):-
2.聂莹,*冬梅.穴位埋线配合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卵泡未破裂*素化综合征的效果.中国医药导报.(15):-+
3.梁亮(LvangLvang).穴位埋线改善肾虚薄型子宫内膜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04)
4.张曦.穴位埋线治疗*体功能不全(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大学.(01)
5.王志文.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09)
图片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