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技师
赵敏
医院妇科主治医师
前言卵巢卵*囊瘤又称胚窦瘤,病因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发于年轻妇女和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9岁。卵巢卵*囊瘤占卵巢恶性肿瘤1%,占恶性生殖细胞肿瘤22%,其对化疗敏感,多数患者经过手术及正规化疗后可得以长期生存;而复发患者预后较差,两年内死亡率高达80%~90%[1]。由于该病发病率较低,临床医技对其缺乏足够认识,因此早诊断,早切除、早化疗是患者长期生存的保障。
案例经过病史:患儿,女,自年10月(10岁6个月)开始出现左下腹疼痛,月经未初潮、年11月1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左下腹疼痛,持续性,无规律,不激烈,无呕吐。入住我院妇科。
超声检查:提示子宫隐见,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宫后可见液性暗区,混合包块,内回声不均,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可录得血流信号。
实验室检查:
入院首日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大致正常;次日感染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结果:AFP:.85ng/mL,CA-:58.86U/mL。
诊疗经过:年11月1日因“盆腔包块性质待定”入院,实验室常规项目检测未见明显异常。为明确包块性质,妇科邀请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肿瘤科进行会诊。
检验科建议,进一步完善感染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检测。检验结果显示:感染性指标大致正常,基本排除炎性包块;经病史询问排除异物入体;肿瘤标志物见AFP极度升高,提示生殖细胞肿瘤可能性大。11月2日全麻下行包块切除术,送检病理提示卵巢卵*囊瘤,术后11天复测超声和AFP,恢复良好。
案例分析临床案例分析:
该患者为青少年女性,月经未初潮。以左下腹疼痛为首发表现,超声提示盆腔包块。实验室常规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感染性指标大致正常,基本排除炎性包块;经病史询问排除异物入体;肿瘤标志物见AFP极度升高,提示生殖细胞肿瘤可能性大。
检验案例分析:
一、针对临床需求制定检验方案和检验策略:
临床需要明确包块性质,“盆腔包块”的可能原因有:炎性包块;异物;肿瘤。为排除感染,建议检测感染性指标;异物经临床医师询问病史、影像学检查予以排除;若考虑肿瘤,根据患儿年龄及前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应考虑生殖细胞肿瘤相关的疾病可能。
由于该患者血液标本采集较为困难,且患儿抵抗激烈,不易配合,以及该患儿家庭经济情况不佳,故对于该患者,检验科建议先行检测PCT、hsCRP、IL-6和ESR,若不支持感染,建议再进行β-HCG、AFP、CEA、CA和HE4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可只采集一份标本送检,后续检验科可根据感染指标再通知临床是否追加肿瘤标志物。该患者样品送检后,感染标志物结果未见异常。因此,检验人员电话与主治医师联系,建议开具肿瘤标志物医嘱。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甲胎蛋白高度异常。
二、高度异常结果及时主动与临床联系,合理解释报告。
当发现该患儿AFP高度异常后,检验科再次与临床电话沟通,告知这一情况需要进一步实验排查确认,报告可能会延迟发出,以免临床着急。检验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核实当日所有化学发光项目的质控、仪器性能、标本状态以及其他标本检测结果
当日室内质控、仪器性能以及标本状态均未发现异常,其他标本检测结果分布也未见异常。
2.采用不同分析平台检测及稀释试验排除异嗜性抗体干扰导致的假性升高
我科化学发光平台有mindraycl-和RocheCobase。当mindraycl-平台检测结果异常时,通常采用RocheCobase平台进行复检确认。将标本进行5倍,10倍,20倍稀释后检测甲胎蛋白。
原倍
5倍
10倍
20倍
mindray cl-i
单位:ng/mL
.00
.00
.00
.60
Roche Cobase
单位:ng/mL
.00
.00
.00
.85
结果显示两个平台检测结果一致,经以上试验,基本可以排除异嗜性抗体的存在。
3、合理解释报告:
检验科确认检测结果无误后,立即再次与临床医师沟通,对该患者AFP极度升高解释如下:甲胎蛋白异常升高的原因有:病*性肝炎、原发性肝癌等、畸胎瘤、卵巢卵*囊瘤等,结合该患者肝功结果未见异常,肝炎指标也为阴性以及超声检查结果,应先排除肝脏疾病,生殖细胞肿瘤可能性较大。
知识拓展卵巢卵*囊瘤是一种罕见妇科疾病,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一种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好发于性腺(卵巢和睾丸),也可见于阴道、纵隔等[2]。
卵巢卵*囊瘤多为单侧,较大,圆形或者卵圆形,切面部分囊性,组织质脆,多有出血坏死区,呈灰红或者灰*色,易破裂,镜下见疏松网状和内皮窦样结构。
瘤细胞扁平,立方,柱状或多角形,分泌甲胎蛋白,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不同于其他肿瘤,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预后较好。对于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3]。
由于卵巢卵*囊瘤对化疗药物十分敏感,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铂类)是该病的标准治疗方法[4],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十分重大。
甲胎蛋白是卵*囊瘤较为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复发[5]。卵*囊瘤可合成甲胎蛋白,术前可达-ng/mL,术后5-7天可降至正常,复发时上升,AFP术后下降是影响患者五年生存率的独立重要预后因素,故AFP浓度可作为诊疗、预后的监测指标[6]。
甲胎蛋白在其他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表达,如原发性肝癌,约67%-74%的患者AFP升高;睾丸癌,卵巢癌,胃癌或者胰腺癌时,甲胎蛋白也会升高,少数患者CA-会异常升高。
卵巢卵*囊瘤在临床诊疗中很少见,除了甲胎蛋白,CA-等妇科肿瘤标志物,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也会有不同程度表达。
案例总结检验案例总结:
卵巢卵*囊瘤是一种罕见妇科疾病,我们检验科需要主动向临床提供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建议与解读。针对该患者的自身情况和家庭情况,我们也有义务为临床和患者提供适合的检验策略和检验方案。这都需要检验科紧密围绕临床、围绕患者。
同时,我们检验科向临床报告和反馈的不仅仅只有危急值,对于对于各种异常情况,也需要主动和临床沟通。作为检验工作者,能做到结合疾病合理解释出具的检验报告,这对于促进和临床的关系,发挥更多的影响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对于异常结果,我们应采用充分的实验进行验证和排除,以确保检查结果的真实与可靠,这也能不断促进和提升我们的专业技能,更好的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临床案例总结:
患儿卵巢卵*囊瘤的诊疗方案,首选手术切除。该患者在入院后48h内即明确了诊断并进行了手术。盆腔取出大小约mm×72mm×77mm实性混合瘤,病理结果明确诊断:卵巢卵*囊瘤。
术后11天时患者恢复良好,腹痛未再发作,超声显示未见明显异常,复查甲胎蛋白结果示:.75ng/mL,CA-:27.56U/mL,说明诊疗方案有效,但还未能达到理论预期水平,还需要调整化疗方案并应动态监测甲胎蛋白、CA-等标志物,密切观察临床变现,持续跟进化疗。
通过本案例,临床医生应与各检查科室密切沟通,合理应用各种检查检测项目,充分发挥各种检测的临床作用和价值,这对于尽早明确诊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专家点评医院检验科刘栋副主任技师
本案例诊断过程并不复杂,亮点在于通过临床和实验室之间的多次反复相互的主动联系与沟通,这一少见的疾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明确诊断并采取了正确的治疗方案,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充溢着人文情怀。这对于我们以后在与临床和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多,检验工作者有义务帮助临床选择最合适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案;同时,对于检验结果的科学、准确解读也有助于临床决策的形成,这也更能保障患者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D?llenbachP,BonnefoiH,PelteMF,etal.Yolksactumoursoftheovary:anupdate[J].EurJSurgOncol,,32:-.
[2]BrownJ,FriedlanderM,BackesFJ,etal.GynecologicCancerIntergroup(GCIG)consensusreviewforovariangermcelltumors[J].IntJGynecolCancer,,24:S48-S54.
[3]ZhaoQ,YangJ,CaoD,etal.Tailoredtherapyandlong-termsurveillanceofmalignantgermcelltumorsinthefemalegenitalsystem:10-yearexperience[J/OL].JGynecolOncol,,27:e26.
[4]佘祥东,倪观太.卵巢卵*囊瘤诊疗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44(2):-.
[5]TerentievAA,MoldogazievaNT.Alpha-fetoprotein:arenaissance[J].TumourBiol,,34:-.
[6]华克勤.实用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