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多囊卵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心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TUhjnbcbe - 2021/8/16 1:21: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的病变。最早于年Stein和Leventhal首次报道该病,因此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发于青春期及育龄期妇女。患者受疾病影响持续的时间长,可以说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能持续影响女性的一生,因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

01

慢性无排卵或稀发排卵,表现月经异常。

一般为初潮两年后,多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少数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月经频发。

02

雄激素过多:表现多毛、痤疮

多毛

性毛为主,如阴毛/肛周/腹中线/上唇/乳晕周围等,目前多用Ferriman-Gallway毛发分级评分

痤疮

分为轻中重度,具体标准为:

轻度:丘疹≤20个

中度:丘疹20个

重度:多数囊性结节≥20个,出现脓疮

(需要鉴别青春期女孩子痤疮时一过性还是有雄激素过多引起)

03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表现为黑棘皮症

主要表现为颈背部、腋下、乳房下、大腿根部、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出现的色素沉着、皮肤增厚。为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引起的皮肤病变。

04

肥胖

有50-6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肥胖,诊断标准为?体重指数25

一般,体重为正常范围,体重指数在18.5-22.9之间时,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几率低;超重时,体重指数≥23时,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几率低增加,当达到I度肥胖时,体重指数在25-29.9时,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几率中度增加;当达到II度肥胖时,体重指数≥30,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几率重度增加。

05

多囊卵巢

相比正常青春期卵泡卵巢,即卵泡数6~10个,直径4~10mm且总体积较小这一标准,多囊卵巢则表现为卵巢体积大于10cm3,一侧或双侧卵巢卵泡数大于12个。

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

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可能是遗传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表现为家族性,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

环境因素:表现为宫内高雄激素、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

病理生理变化导致患者受疾病的终身影响。

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

根据年鹿特丹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为: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高雄激素的临床和/或生物化学征象

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超声提示卵巢体积≥10ml,和/或同一个切面上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

以上三项中具备二项即可诊断,同时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和排卵异常的疾病。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3个指标

?初潮后月经稀发持续至少2年或闭经;

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

超声下卵巢PCOM表现。

4

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筛查

母亲有肥胖、月经失调、不孕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病史

父亲秃发、出生时低体重或巨大儿,家族中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营养过剩、肥胖;

高危因素

家族史(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男性秃顶、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青春期前肥胖、胎儿生长受限、出生后快速生长或过高出生体质量、肾上腺皮质机能早现或阴毛提早出现、月经初潮提早、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代谢综合征、不同疾病下的高胰岛素血症。

?

筛查内容

是否有血睾酮水平升高及雄激素过多临床表现(中重度多毛及持续性痤疮)

是否有排卵障碍(初潮2年及以上,月经周期持续短于21d或超过45d)

15岁或乳房发育后2-3年是否仍无月经来潮

?

5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主要目的是调整月经周期、调节生育功能、预防妊娠期并发症及预防远期并发症等。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是一个综合及长期的过程,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对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进行治疗、对月经周期的调整,而且要积极调整患者的心理,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尤其从改变饮食习惯、坚持低热量饮食、调整饮食结构这些方面入手,同时坚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合理的运动。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危害女性终身健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准确识别及诊断十分重要,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干预,要进行个体化治疗,积极预防妊娠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青春期的女孩,当出现月经的异常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类似的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要及时联系专业的医生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以避免将来遭遇的生育问题和各种系列健康问题的发生。

鸣谢:

复医院夏和霞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沈琼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心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