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贫血不仅危害孕产妇健康,更易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如早产、出血耐受性降低、产后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死亡等。
年WHO数据显示,全球孕妇贫血发病率为38.2%(95%CI33.5~42.6),重度贫血孕妇数达到80万。年1份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孕妇贫血发病率(43%)远高于发达国家孕妇(9%)。
孕期贫血的定义及诊断
孕期贫血的标准较多,各个机构和指南都发布了相应的孕期贫血标准。总体来看,孕期贫血的标准经历了由“粗”到“细”的过程。
孕期贫血的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症状,当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至70g/L以下时,孕妇可能会产生乏力、眩晕和头痛等症状,皮肤、甲床、舌头、黏膜等处出现苍白。此时筛查与及时诊断孕期贫血尤为重要。
我国指南建议:
所有孕妇在首次产前检查时(最好在妊娠12周以内)检查外周血常规,并进行贫血严重程度的诊断,同时进行病因筛查,甚至加入早期缺铁指标(如红细胞原卟啉浓度或血清铁蛋白浓度)、B12及叶酸的检测。
若夫妻双方均为同类型地中海贫血,则需采取有创产前诊断方法对胎儿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有创产前诊断方法包括绒毛穿刺(孕10~12周)、羊水穿刺(孕18~22周)和脐静脉穿刺(孕24周以后)。
孕期贫血分类及治疗
孕期贫血主要包括营养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营养性贫血
孕期营养性贫血中约50%为缺铁性贫血,重度贫血中更有高达60%是铁源性贫血。亚太地区专家组推荐治疗血红蛋白含量为~g/L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量为80~mg/d。首选硫酸亚铁0.3g或琥珀酸亚铁0.1g,每日3次。
巨幼红细胞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是仅次于缺铁性贫血的营养缺乏性贫血,其中95%是由叶酸缺乏引起,临床处理应包括补充叶酸、营养饮食和铁剂。每天至少口服1mg叶酸即可产生显著的血常规变化。
地中海贫血
即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常染色体遗传缺陷,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引起的贫血。妊娠期地中海贫血多为β型轻型患者。妊娠期对于轻微的地中海贫血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而重型患者因红细胞形态改变显著,贫血严重,绝大多数患者于儿童期死亡,在妊娠期极为少见。
积极处理孕期贫血导致的产科问题
孕期贫血的产妇不良结局包括早产、产后出血、输血、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死亡等。临床上虽无法通过积极补铁预防死胎和低体重儿等新生儿不良结局,但可以通过持续的孕期母胎监测,积极对症处理,同时通过提高母体铁储备也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缩宫素在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缩宫素10~20单位可积极预防产后出血。若无禁忌证,胎盘娩出后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麦角新碱0.2mg,同时应用缩宫素20U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至少持续2h。
补充元素铁产后出血或在产前未纠正贫血者,在产后48h复查血红蛋白。血红蛋白<g/L的无症状产妇,产后补充元素铁~mg/d,持续3个月,治疗结束时复查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
钳夹脐带储存铁减少的孕妇分娩时,延迟60~s钳夹脐带,可提高新生儿储存铁,有助于降低婴儿期和儿童期铁减少相关后遗症的风险。
总之,孕期贫血会导致各种妊娠不良结局,严重危害母胎健康。目前应积极监测血红蛋白及血清铁,加强饮食补铁,预防孕期贫血,从而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崔宇童,李笑天.孕期贫血与不良妊娠结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6(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