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一种常见育龄期女性疾病,在生育期年龄女性中患病率较高,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尚不明确。患者存在糖代谢障碍和生殖功能障碍,发病率高。该病超声表现为卵巢形态发生多囊改变,经实验室血液检查发现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很多:
1.月经失调(多为月经稀发,也就是周期延长至35天-6个月不等,甚至闭经,闭经前有月经量过少或月经稀发,也可以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
2.不孕(因排卵障碍引起的)
3.多毛(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多毛以性毛为主,阴毛浓密且呈男性倾向,延至肛周、腹股沟或腹中线也有上唇和(或)下颌细须或乳晕周围有长毛等)、痤疮(油脂性皮肤以及痤疮)。
4.肥胖(50%以上患者肥胖,BMI≥25,且常呈腹部肥胖型:腰围/臀围≥0.80。)
5.黑棘皮症(阴唇、颈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皱褶部位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呈对称性,皮肤增厚,质地柔软)。
多囊卵巢会造成雄性激素和泌乳素过高吗?或许很多患者都会好奇,我又不是男人,怎么还会有雄性激素?泌乳素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女性的雄激素,主要来自于肾上腺的分泌,卵巢也会分泌部分雄激素,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和脱氢表雄酮。在排卵前血液循环中的雄激素水平升高一方面可以促进非优势卵泡的闭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性欲。而雄激素在女性体内还有的作用有:
1.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自青春期开始,随着雄激素分泌的增加,可以促使女性的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促使阴毛、腋毛的生长。所以雄激素增高以后会引起多毛等男性化的表现。
2.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雄激素可以促进蛋白的合成,促进肌肉生长,并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增生(也就是促进造血)。在性成熟期前,促使长骨骨基质和钙的保留;性成熟后可以导致骨骺的关闭,使生长停止。可以促进水、钠重吸收并保留钙。由此可见,女性体内有雄激素是很有必要的。而泌乳素是具有促进乳汁合成功能。其分泌主要受下丘脑释放入门脉循环的多巴胺抑制性调节。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也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因为多巴胺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同一刺激或抑制作用常同时发生效应,因此,当GnRH的分泌受到抑制时,可以出现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而泌乳素水平上升,临床表现为闭经泌乳综合征。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使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敏感性增加,分泌过多的LH(*体生成素),刺激卵巢间质、卵泡膜细胞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卵巢内高雄激素抑制了卵泡成熟,不能形成优势卵泡(优势卵泡才可以排卵),但卵巢中的小卵泡仍能分泌相当于早卵泡期水平的雌二醇(E2),加上雄烯二酮在外周组织芳香化酶的作用下形成雌酮(E1),形成高雌酮血症。持续分泌的雌酮和一定水平的雌二醇作用于下丘脑及垂体,对LH分泌呈正反馈,使LH分泌幅度及频率增加,呈持续高水平,无周期性,不形成月经中期的LH峰也就无法排卵。雌激素又对FSH(卵泡雌激素)分泌呈负反馈,使FSH水平相对降低,LH/FSH比例增大。高水平的LH又促进了卵巢分泌雄激素;低水平的FSH持续刺激,使卵巢内小卵泡发育停止,无优势卵泡的形成,从而形成雄激素过多、持续无排卵的恶性循环,导致卵巢的多囊性改变。因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存在胰岛素抵抗产生代偿性的高胰岛素血症。过量的胰岛素作用于垂体的胰岛素受体,可以增强LH释放并促进卵巢和肾上腺分泌雄激素,又通过抑制肝脏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合成,使游离睾酮增加。20%~35%患者可以伴有血清泌乳素的轻度升高,并不是每位患者都会升高,其升高原因与垂体及GnRH水平有关。
由此可见,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雄激素和泌乳素的升高,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升高。当然通过药物的治疗会得到改善,治疗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所以要保持好的心态,遵守医嘱,症状会得到好的控制。
end点个“在看”,小可爱永远18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