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
理
用
药
科
学
避
孕
关爱女性健康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期妇女不孕的最常见原因,也是妇科内分泌门诊的常见病,以雄激素增多、胰岛素抵抗和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为主要特征。由于该病相对较高的发生率和慢性病特征,让一些女同胞“见囊色变”,而且某些妇科大夫会过度诊断,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担忧。一旦掉入“坑”了就难爬出来,那就让我们把你拉出来。
接下来就是四个被误会或误诊的例子。
●病例●
病例1
李某,13岁,初潮12岁,因月经不规律且经常淋漓不尽在母亲陪同下就诊,B超提示为“双卵巢呈多囊表现”。患者母亲看到B报告后,神态非常紧张地走进诊室:“医生,我女儿是不是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例2
张某,30岁,已婚未孕,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天。单位组织普查时,妇科B超提示“双侧卵巢呈多囊表现”。小张的同事告诉她:“你得了多囊卵巢,可能生不出孩子”。小张正在备孕中,听了这席话后差点哭出来。
病例3
金某,22岁,刻意减肥,体重下降30斤,之后因医院就诊,测身高cm,体重41公斤,性激素报告提示促*体生成素很低,0.2IU/L,雄激素正常,0.21ng/ml,B超提示“双侧卵巢呈多囊表现”。当地医生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给予避孕药治疗半年,停药后月经仍然不来潮。无奈之下,金某来我院就诊。
病例4
陈某,38岁,自35岁起月经稀发,医院就诊。B超检查报告提示“宫体右侧一低回声区,3cm左右,子宫肌瘤可能”,性激素报告提示雄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2倍。医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经避孕药治疗后,雄激素不降反升。陈某对治疗不满意,来我院就诊。
●答案●
以上四例的最终诊断均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1例为青春期的无排卵功血
第2例为正常体检报告
第3例为跌重性闭经
第4例为卵巢的间质细胞瘤。
●结论●
总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是复杂的,不能仅靠一张显示“卵巢多囊表现”的B超单下结论。另外,确诊前的排除诊断非常重要,即排除引起高雄血症的其他疾病,而这一点往往会被某些医生忽视。
多囊卵巢综合征虽然是常见病,但在整个育龄妇女中的发生率也没有超过10%。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广大女性朋友犯不着如此瞎操心,一切医学上的疑问都交给医生。就算被确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不用悲观,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医学的帮助下调经成功,并圆母亲梦。
···THE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