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速升颗粒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摘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机制改变后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患者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按照严重程度,AA可分为重型和非重型。
近年来受环境污染加剧等影响,AA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为免疫抑制治疗(IST)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等,但HSCT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存在供者选择、排异、复发等问题。长期接受IST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寻找既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又可以降低副作用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
前人研究证实血速升颗粒具有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本研究观察血速升颗粒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论是血速升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明显抑制非重型AA患者骨髓增生,提高患者骨髓造血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红细胞输注间隔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观察内容及结论
研究对象
选择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治疗组5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案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支持治疗。基础治疗:环孢素A(CsA)按4mg/(kg·d)计算,分2次口服。司坦唑醇片2mg/次,3次/d。根据临床疗效及药物浓度调整CsA剂量,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支持治疗:治疗中患者血红蛋白≤60g/L时可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60g/L时停止输注;当患者存在感染、出血时,血小板输注指征为PLT20×/L,病情稳定者血小板输注指征PLT10×/L;中性粒细胞计数≤0.5×/L,且合并感染时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kg·d);合并并发症时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护肝等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速升颗粒,3次/d,10g/次。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
观察结果
①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对比
对照组有5位患者退出,治疗组有3位患者退出,研究脱落率为7.77%,本次研究结果成立,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患者顺利完成研究。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3.8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两组患者骨髓增生程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骨髓增生度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髓增生低下者所占比例由治疗前81.25%下降至41.67%,对照组由治疗前74.47%下降至65.96%,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提示血速升联合西药治疗非重型AA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P0.05)。
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
④两组患者输血间隔时间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输注频繁患者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输注频繁患者较对照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⑤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所有患者未出现心电图异常,治疗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⑥两组患者疾病转化率对比
所有患者均跟踪至治疗结束后1年,对照组47例患者中3例发生转化,转化发生率为6.38%;治疗组48例患者中2例发生转化,转化发生率为4.17%。治疗组近期疾病转化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转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速升颗粒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及全血细胞成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输注频繁患者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疾病转化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血速升颗粒可抑制非重型AA患者骨髓增生,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红细胞输注间隔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能减轻治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近期疾病转化率。
作用机制讨论
非重型AA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一般认为与药物、*物、病*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引起造血干细胞减少或免疫异常等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其病情反复,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及并发感染等,确诊后需长期治疗,目前临床用药物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非重型AA在中医学中属“慢性髓劳”范畴。现代医家认为该病病因为先天不足、饮食不节、七情内伤、房劳过度、邪*侵扰等。病程长久,起病缓慢,脾肾亏虚,气血亏虚为标,肾虚髓枯为本,久病不复为病机。病位在髓,属虚证范畴,遵循“虚则补之”原则进行治疗,肺脾肾密切联系,治虚当兼顾肺、脾、肾。
血速升颗粒是在“当归补血汤”基础上增加阿胶、鸡血藤、淫羊藿、山楂组成。方中重用*芪为君药,*芪味甘,性微温,大补元气。《本草纲目》载:*芪“味温纯阳,补诸虚不足,补益元气,壮脾胃”,具有健脾益气、行气生血功效。臣药为当归、阿胶,当归味辛甘,归脾、心、肝经,具有补血、活血之功效;阿胶味甘,归肾、肝、肺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功效。佐药鸡血藤具有补血行血、通经活络、补肝肾、益精壮阳之效;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有益精气、强筋骨之效,佐助*芪补气升阳;使药山楂性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功效。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温补脾肾、祛瘀生新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芪多糖、*芪甲苷是*芪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当归多糖是当归的主要成分之一。李影迪等[使用骨髓抑制小鼠模型进行基础研究,证实当归多糖配伍*芪多糖可提高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促进造血干细胞向红系、粒系及巨核系增殖分化,其中*芪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彭小娟等采集健康成年人骨髓使用*芪甲苷进行干预,结果表明*芪甲苷可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可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阿胶是一种保健食品,随着研究深入,从阿胶中可分离出氨基酸、多糖及挥发性物质等成分,具有抗贫血、增加白细胞的作用。淫羊藿多糖是淫羊藿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高建清等研究证实淫羊藿能促进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为造血干细胞提供支持。综上所述,血速升颗粒治疗非重型AA的机制可能为促进骨髓造血,改善骨髓增生度,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提升全血细胞数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速升颗粒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抑制骨髓增生,促进骨髓造血,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红细胞输注间隔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能减轻治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近期疾病转化率,提高临床疗效。
申明:本文仅用于专业医学人士学术讨论及交流目的,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医疗处方、诊断意见或治疗方案。对与本文有关的任何纠纷本运营单位不负有任何责任。
简要说明书
血速升颗粒
*芪、当归、阿胶、鸡血藤、淫羊藿、山楂。
益气温阳,养血活血。用于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
用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