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多囊卵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病因和辨证膳食
TUhjnbcbe - 2021/6/5 21:25:00
北京皮肤病中医医院介绍治疗的注意事项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403/8811351.html

一、病因

传统中医学并无“多囊卵巢综合症”一病名的有关记载,而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月经后期”“月经稀发”“闭经”“崩漏”“不孕症”等范畴。明代《万氏妇人科》亦有与本病相似的病症描述:“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元室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雍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经一行及为浊,为带、为经闭,为无子之病。”

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于肾虚、脾虚;而“标实”在于痰湿、血瘀。肾虚痰瘀证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为常见的证型。病机以脾肾阳虚为本,气滞湿阻、痰瘀互结为其标。

1肾虚肝郁

“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肝脏肾脏相互影响,发为本病。

肾藏精,主生殖,主水,被誉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具有升清降浊的气化之功。肾气充盛与否直接关系到女子孕育的根本,肾气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清不得升,浊不得降,造成水湿内停,阻碍气机,最终积聚成痰成瘀,阻遏胞宫气机,从而影响胞宫胞络的经血运行,冲任功能失调,胞宫阻滞,日久则发为本病。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肝脏藏血,主疏泄,调节情志,是关乎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脏器。如若女子工作生活长期压力较大,情志不遂,则易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阻碍气血,即可发为血瘀;而肝郁日久化火,木郁克于脾土,脾失健运,则可加重痰湿等病理产物的阻滞,进而成为本病的致病因素。

2脾虚湿胜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的来源,脾虚则气血无物以化,经血不充,天癸则失于充养、濡润,造成后天不足,体虚为病。脾脏属土,如若肝气横逆,饮食不节,冒犯脾胃,克于脾土,或素体脾虚,后天水谷精微失于运化,日久水湿则会内停于胞宫胞络,湿邪聚而化为痰涎,痰湿溢于肌肤,故PCoS患者体型多肥胖:痰涎阻于胞宫,湿性黏腻重浊,致使卵子不易排出。

3痰瘀互结

邪性重着、黏腻,为生痰之源,而,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痰、瘀的产生,造成PcOS或加重其病情,痰、湿二者相互影响,日久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日益加剧,致使痰瘀更易产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辨证膳食

1序贯法

月经后第一周加旱莲草15g,炙首乌15g,鸡血藤30g,滋阴养血;第二周加用丹参15g,红花10g,炙*芪30g,生晒参15g,益智仁30g,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第3周加王不留行20g,狗脊15g,杜仲15g,桑寄生15g,补益肾气、强健腰膝,持续两个周期。

2益肾疏肝

仙茅20g、巴戟天20g、菟丝子20g、淫羊藿10g、白芍药20g、甘草10g,服用时将上颗粒制剂一并倒入ml热开水后分两次服用。

3健脾祛湿

白术、山药各15g,生地*10g、茯苓20g、益母草30g、当归15g、肉苁蓉15g,淫羊藿15g,陈皮10g,炙甘草6g,水煎服ml,早晚两次分服。

参考文献

1多囊卵巢综合症病因学研究进展.刘慎霞.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几种补肾调肝中药促排卵机制及临床研究.马从顺.南方医科大学..

3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赵洪亚,叶青.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4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5例.某会玉.中国中医药..

5中医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王浩,程玲等.吉林中医药..

6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夏波,孙红.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7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李楠.中国保健营养..

8自拟健脾益肾方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观察.赵红艳,姚奏英,季红薇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病因和辨证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