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aemia),简称再障,是一组因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属于中医的"虚劳、血证"范畴。再障的基础研究已涉及到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但临床治疗却进展缓慢。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取得较好疗效。但尚未普及。
化脓灸
韩明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4组穴位施直接灸法。第1组穴为足三里、上巨虚、丰隆等穴位以促进脾胃运化、益气生血;第2组穴为曲池、肘醪、五里、手三里、手上廉区以增强胃肠功能、生血养血;第3组穴为水分、下脘、滑肉门、天枢、膏肓俞、气海、大椎等穴位以健脾利湿、行气消肿;第4组穴为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肾俞等穴位以舒肝健脾、益气生血。每壮艾炷如雀粪大小,上尖底平,直接置于穴位皮肤上。每穴每次灸7状,每组穴连灸2天,按1、2、3、4组顺序施灸,8天为1个疗程。共灸6个疗程,前4个疗程每完成1个疗程停灸14天,后2个疗程每完成1个疗程停灸22天。各穴位经艾灸后,皮肤泛起红斑,由硬币大小渐扩至银元大小,各穴间红斑逐渐扩大连在一起,水泡不挑破,待其结痂自落。艾灸期间静心调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6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均减轻,基本痊愈。(韩明,张维娜,韩金声,等.化脓灸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中国针灸,,(5)∶34~3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称为虚劳血亏,其发病原因多由饮食不调、劳倦内伤、失血过多以致脾气亏虚、心血不足,治以健脾益气、养血。所取4组穴位均为人身之要穴,灸之可调补真元之气,对五脏匮乏、元气不足而形成的五劳七伤、诸虚百损证实有莫大助益。直接灸疗效作用持久,结痂处红晕经久不退,在停灸数月后仍起作用,根据化验血常规1次比1次好转而最后趋于正常,足以说明直接灸力宏而效久,正所谓"针之不为,灸之所宜"是也。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0.单纯性肥胖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1.糖尿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2.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3.肝硬化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4.脂肪肝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5.*疸症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6.1.乙型病*性肝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6.2乙型病*性肝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7.血吸虫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8.白血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9.运动性贫血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0.白细胞减少症1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0.白细胞减少症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