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凤教授介绍,我国PCOS发病率较高,孕龄女性的患病率约5%~10%,其中高雄激素患者和继发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比例均较高。“但由于PCOS管理困难,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容易丧失信心,因此在我国受重视程度较低。”
PCOS的综合治疗中,生活方式干预十分重要。《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国专家共识(年版)》指出,根据碳水化合物在宏量营养素的比例,将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分为极低碳、低碳、中碳和高碳四种类型,而生酮饮食则是低碳饮食的特殊类型。
生酮饮食使人体由以碳水化合物为燃料转变为以脂肪为燃料,迫使人体内储存的脂肪成为主要能量来源。朱翠凤教授提示,有胰腺炎史、胆病、肝功能受损、脂肪消化受损、营养状况差、胃旁路手术史、腹部肿瘤、肠胃蠕动降低、肾衰竭史、哺乳卟啉症的患者,以及处于妊娠、生长发育期和老年人应慎用生酮饮食。
在进行生酮饮食时,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越低,身体会越快进入酮症。在第一阶段,蛋白质摄入量为1g/kg,蛋白质占总热量来源的20%~25%,其余70%~75%由脂肪提供。摄入总能量达到目标能量的70%~80%,能量不足的部分由脂肪补足。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20g,碳水化合物含量<3%的蔬菜可以选用~g。如果这类蔬菜用量<g,还可以选用碳水化合物含量3%~5%的蔬菜g。“第一阶段的控制相对严格,可能导致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补充不足,可选用营养补充剂,并坚持每天运动。”朱翠凤教授表示。
在第二阶段,按照碳水化合物食物阶梯顺序,一次只增加一组新食物,若新食物刺激体重增加,或导致食欲旺盛,应立即停止并回到之前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水平。这一阶段进行到距离目标体重3~5kg为止。朱翠凤教授指出,“每个人的临界碳水化合物水平不同,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增加运动提高临界值。”
在第三阶段,当体重降低到距离目标体重还有2.5~5kg时,要进一步放缓减重速度,保持每周减重g以下。这一阶段进行到距离目标体重2.5kg左右,可能需要2~3个月。
“体重保持期是长期过程,在该阶段中难免会有体重反复的情况,可以设定一个体重波动区间,譬如2.5kg。”朱翠凤教授强调,当体重增长超过该标准时,要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或回到第一阶段,使体重恢复至理想状态。当体重达到目标后,退出生酮时要求通过2周及以上的时间缓慢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多摄入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并配合运动使体重维持在目标水平。
朱翠凤教授指出,生酮饮食虽然疗效确切、节约医疗费,可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但也只是众多饮食治疗法的一种,不是一种生理状态下的日常饮食,长期使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扫一扫收看直播回放
编辑:昕亚
审核:蔡增蕊
《医师报》投稿公共邮箱:yishib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