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稀发排卵或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兼见肥胖、多毛、痤疮等症。其病因大多是由于精神紧张、药物作用、遗传因素以及某些疾病的影响,导致内分泌功能调节紊乱所致。
中医学古籍中并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名,根据其主要症状,常将其归于“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病。
所以说,如果月经常常推迟,尤其是胖胖的、又经常长痘痘的小姐姐们,就要提高警惕,医院就诊哦~!(当然,也存在部分瘦瘦的小姐姐也存在PCOS哦)
病因病机
PCOS的发病原因与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现在医学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调节功能紊乱、雄激素过高和胰岛素抵抗为该病的关键病机,其发病与遗传、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因素成为PCOS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饮食摄入量的增加以及营养过剩会加重PCOS的临床症状,且PCOS患者的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也比健康女性高。
中医方面,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肾,肾水不足,精血产生无源,致使月经不调,难以受孕,加之七情六欲纷扰或痰湿瘀*入侵,肝失调达,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能畅运周身,聚而为痰饮瘀血,阻滞冲任胞宫,而致不孕。
PCOS的病因病机
治疗原则
PCOS病因不明,无有效的治愈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且需长期的健康管理。
(一)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患者首选的基础治疗,尤其是对合并超重或肥胖的PCOS患者。包括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行为干预等。
①饮食方面,要坚持低热量饮食,控制碳水的摄入,选用低糖、高纤维饮食,改变高糖高油盐的不良饮食习惯。
②运动方面,运动可有效减轻体质量和预防体质量增加。适量规律的高效有氧运动(30-45min/d,每周3-5次)及减少久坐的行为,是减重最有效的方法。
③行为干预,包括对肥胖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的调整,是在临床医师、心理医师、护士、营养学家等团队的指导和监督下,使患者逐步改变易于引起疾病的生活习惯(不运动、摄入酒精和吸烟等)和心理状态(如压力、沮丧和抑郁等)。行为干预能使传统的饮食控制或运动的措施更有效。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调整月经周期、治疗高雄激素、代谢调整、诱导排卵等。
①调整月经周期适用于青春期、育龄期无生育要求、因排卵障碍引起月经紊乱的患者。对于月经稀发但有规律排卵的患者,如无生育或避孕要求,周期长度短于2个月,可观察随诊,无需用药。
②治疗高雄激素则是以缓解高雄激素症状为主要目的。
③代谢调整适用于有代谢异常的PCOS患者,以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症状。
④诱导排卵适用于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的PCOS患者。用药前应排除其他导致不孕的因素和不宜妊娠的疾病。
(三)辅助生育技术
PCOS不孕患者的三线治疗方案。PCOS患者经上述常规治疗均无效时或者合并其他不孕因素(如高龄、输卵管因素或男性因素等)时可采用。
(四)心理疏导
借助言语的沟通技巧进行心理泄压和引导,从而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提高其行为能力、改善自我发展的方法。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
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进行中医辨证、中药序贯周期治疗,选方用药上以补肾调经、疏肝清热、化痰通络、活血祛瘀等为主。
②针灸治疗:针灸能有效地降低肥胖型PCOS患者的BMI,从而改善患者的脂肪代谢异常,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其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是一种治疗PCOS的中西医结合新手段。针灸通过整体辩证与局部辩证相结合,同时配合调神,以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的平衡和卵巢、子宫等器官的局部气血运动。
调泌针法是谢长才教授通过对前人著作进行挖掘整理,归纳总结出的一套针法,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将针灸学与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有机结合,在临床治病过程中对“肾-天癸-冲任-胞宫”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两轴共调。
③其他中医特色疗法:如艾灸、耳穴压豆、中药外敷等配合治疗。
PCOS治疗原则
专家介绍
谢长才
肥胖内分泌专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针灸学会减肥与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委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肥胖专病联盟主席、广东省针灸学会肥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针刺类技术协作组穴位埋线组组长。擅长:针灸治疗肥胖及内分泌疾病及中医体重管理综合疗法治疗肥胖相关疾病。
周一、六上午(医院大德路总院);周二下午,周三、五上午(医院珠海医院)。
参考文献:
l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53(1):2-6.
l谢长才.肥胖内分泌疾病针灸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l陈嘉欣,王翰林,谷彩山,等.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皮肤科学通报,,36(2):-.
l郁洁,陈嘉欣,邱创臻,等.采用调泌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38(6):-.
l张翌蕾,潘文,汪永娟.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2(07):-.
l黎小斌,兰小玉,欧爱华,李丽芸,*健,胡向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规律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31(03):-.
图文编辑:赵舜滢
初审:马瑞霞
审核:马瑞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