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器官,它不仅与女性生殖能力密切相关,也与女性容颜息息相关。卵巢功能如果受到影响,会导致月经变化、生育力下降、子宫内膜病变等各种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
为了让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就诊更便捷,自7月起,医院开设“多囊卵巢综合征联合门诊”和“更年期联合门诊”(门诊时间为每周二下午),由国内知名妇科内分泌专家张治芬教授领衔,联合妇科内分泌、盆底、泌尿、内科内分泌、营养、中医、心血管、心理、骨科等多个不同学科的高年资专家,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及更年期女性提供“一站式”服务。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婚后三年没怀上宝宝多学科专家为她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30岁的周女士(化名)是杭州人,她身高1米55,体重却有斤,BMI指标超过36,已经属于重度肥胖。
三年前,周女士出现月经不规则的症状,到医院做了超声检查,发现卵巢里有许多未发育成熟的小卵泡,密密麻麻像珍珠项链一样,再结合血液等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当时,周女士刚结婚不久,医生告诉她,如果想生宝宝,首先要把体重减下来。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来说,因为体内激素水平紊乱,要把体重减下来并不容易。这三年来,周女士一边减肥,医院,中药西药都试过,但效果均不理想。眼看过了30岁,肚子却一直没动静。
上周二下午,周女士来到医院,医院开设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联合门诊”,她顺利挂上了号。来到门诊4楼生殖内分泌中心诊区,诊室里,妇科内分泌专家张治芬教授和营养科专家、内科内分泌专家围坐在一起,详细地为周女士问诊。
除了排卵问题,周女士的体重、血压、血糖等指标均超标。根据她的情况,并结合相关检查资料,几位专家讨论后,为她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先由营养科专家为她定制减重方案,等体重达到合理范围后(BMI指标控制在30以内),再由妇科内分泌专家根据她的排卵情况进行后续治疗。
“以前像我这样的情况,可能需要到内分泌科、营养科、妇科等多个科室来回就诊,每个医生都要从头到尾问一下发病和就诊过程,整个人一到复诊就会特别焦虑。现在一次就诊全部搞定,节约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太方便了!”周女士说。
医院外景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不孕的主因想生宝宝首先要减肥张治芬教授是国内知名妇科内分泌专家,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产科内分泌学组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组长等职务,在不孕不育、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方面,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也越来越多,已成为排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之后又一最常见的不孕因素。
张治芬教授说,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这是一种多病因、表现不一的慢性疾病。多发生于青春期或生育期,以月经不规则、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典型临床表现为主。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每个月比正常卵巢发育出更多卵泡,但这些卵泡难以发育成熟,常常几个月都不能排出一个正常卵子,从而表现为月经稀发,甚至闭经。不少患者往往是在成年后很难受孕,才发现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张教授提醒,很多人认为青春期女孩月经不规则是常见现象,没有引起重视。如果女性月经初潮后2年,仍存在月经不规则的情况,就要怀疑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对育龄期女性来说,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卵子和子宫内膜都出现问题。打个通俗的比方,就好比种子和土壤都不好,难以开花结果。
“50%以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肥胖问题。肥胖会引起多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而这些疾病也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张治芬教授说,肥胖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自然会影响正常生育功能,同时肥胖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也会下降。肥胖者就算怀孕,早期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巨大儿、难产等的风险也大增。
因此,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来说,要想怀孕生宝宝,首先要做的就是减肥。部分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减肥后可恢复排卵,自然受孕;不能恢复排卵者也可进行促排卵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还会增加糖尿病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除了生育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也远远高于其他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正常女性的5至10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比正常女性高,大约是正常女性的3倍。这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保护,在雌激素作用下不断增生,癌变风险就会增高。”张治芬教授说,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长期管理,而且根据不同的病情,可能涉及妇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妇科肿瘤等多个学科。“我们开设多囊卵巢综合征联合门诊,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这部分患者的需求,也是对‘最多跑一次’服务精神的践行。”
据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联合门诊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方式,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提供全方位诊治和健康管理。同时,该门诊的诊治范围不仅限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还包括月经失调、不孕不育合并各类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妇科肿瘤等。
开设“更年期联合门诊”提升女性绝经后生活质量
更年期综合征又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减退所导致的一组症候群,首先表现为月经紊乱,同时可伴有精神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相关症状。
国际更年期协会曾针对我国更年期女性(40-59岁)的调查报告显示:76%的中国女性经历着主要包括睡眠问题(34%)、潮热(27%)、情绪低落(28%)以及易怒(23%)等四种或更多的更年期症状。
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治芬教授带领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团队长期进行女性更年期相关疾病的系统深入研究。
杭妇院开设的“更年期联合门诊”,是以妇科内分泌专业为基础的多学科团队,为更年期女性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包括营养检测、药学服务、运动干预、心理指导等;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预防和延缓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提升女性绝经后的生活质量。
医院院长、国内知名妇科内分泌专家张治芬教授
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病,不能忍世卫组织(WHO)将女性卵巢功能从开始衰退到绝经后一年的时期定义为围绝经期,中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40-45岁绝经,临床上称为早绝经,40岁之前绝经称为卵巢早衰。
4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在十个月里面发生过两次以上的月经失调(指月经提前或者推迟一个星期以上),那就可以考虑是不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此外,一些潮热出汗、烦躁易怒、焦虑抑郁、记忆力下降、心悸失眠、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生活质量下降等症状,也往往表明卵巢功能的减退。
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四十来岁就绝经的女性,往往比50岁绝经的女性在老年时期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我国更年期人群数量庞大,这些人群不仅要忍受更年期的痛苦,还要承担家庭和睦的责任,防范日后患老年病、慢性病的风险,因此,提前管理、提前治疗绝经期的各种病症,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有好处。
“很多女性对绝经有一些误解,认为这是女性生理变化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即便有不舒服的症状也认为忍忍就过去了。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病,不能忍。”
张治芬教授提醒广大女性,对女性而言,一定要了解更年期可能带来的各种生理变化、症状及对应的治疗方法,听取如何保持健康和生活品质等方面的专业建议,这是相当重要的。
“无论是40岁还是50岁,如果有月经周期改变、经量减少、有规律的月经突然停经或者其他以上提及的各种更年期相关症状,医院咨询医生。从长远看,这能显著降低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门诊地点:杭妇院门诊4楼生殖内分泌中心
▼往期精彩▼16岁少年体重斤,血糖超标20倍!血管里流淌的简直是“糖水”!
母爱伟大!26岁年轻妈妈割下g肝脏移植给2岁半儿子
一家四口高速上遭遇多车追尾事故,都系了安全带为何妈妈被撞成肠破裂?
早晨7点多老公突然大喊一声,老婆惊醒转头一看吓得不轻
心脏“停电”了!大伯清晨5点起来上厕所,医院抢救!
眼皮这样跳要当心,可能是疾病的预兆!还可能引起面瘫!有人开车差点出大事
首席记者俞茜茜
通讯员邓月月王红丹
编辑潘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