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会碰到年轻女性,几个月不来月经过来就诊。询问病史,大多数不止一次,需服药才能来月经。对于这种病人,可以做彩超检查看看子宫附件的情况,通常会提示:双侧卵巢均探及≥10-15个直径小于10mm的卵泡,考虑多囊卵巢。是不是彩超提示多囊卵巢就一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NO!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症,所以诊断一定要明确,才能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
PCOS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是排除性诊断。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鹿特丹的标准:
(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3)卵巢多囊改变:超声提示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
(4)3项中符合2项并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病因。
我国的诊断标准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是诊断的必须条件;同时符合下列2项中的一项,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和排卵异常的疾病即可诊断为PCOS①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②超声表现为PCO。
很多医生和病人仅仅是B超检查发现卵巢多囊样改变,就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过度治疗。这是因为引发POS的因素很多,比如皮质醇增高、泌乳素分泌增高等等,正常女性大约有20%左右的几率检出PCO。
临床表现
是多种多样,主要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月经不调:月经稀发,甚至闭经,或者合并经期时间长,淋漓不净;
2、高雄激素表现:可有面部、背部痤疮,有些女性唇周、乳房、上臂、大腿和身体中线部位等处多毛现象;
3、肥胖:吃的不多,体重却在增长,减肥困难,体现在腰围粗(≥80cm);
4、不孕及反复流产:不排卵导致怀孕的几率减少,而且怀孕后因特有的高雄激素、高促性腺激素、高胰岛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等因素导致自然流产率高。
辅助检查
1、全身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检查面部及背部痤疮情况,体毛及性毛的分布等。
2、激素六项:在月经期的第2-5天,空腹抽血检查。LH/FSH的比值≥2~3或LH12mIU/mL;睾酮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升高。无论雄激素高不高,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之一。医院只检测总睾酮这一个指标,其实游离睾酮才是发挥生物活性的部分,因此,测出来总睾酮水平高,并不代表体内游离睾酮的水平。
3、糖耐量检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7.5%-10%伴有2型糖尿病;20-40%在40岁左右出现糖耐量异常或者发生2型糖尿病;大约有25%最终发展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于普通女性。16%的青春期患者出现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前期。
危害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不仅仅是容易长痘、多毛,影响怀孕,出现其它疾病的风险将增加。
1、可能产生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
2、不孕和反复流产以及各种妊娠并发症。
3、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机率增加。
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要长期治疗。
1、运动和饮食控制:
对于肥胖患者目标是在3-6月内体重减轻5%-10%。运动的时间建议选择在早餐或晚餐后1小时进行,每次20-30分钟,每周不少于5次。
2、药物:
1)复方短效避孕药:常用的药物有达英-35、优思明、优思悦等。既能调节月经,又能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座疮。对于多毛症的治疗至少要吃6个月以上的避孕药才能看到毛发减少,长期治疗(≥1年)效果会更明显。
2)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还能保护心血管、改善血脂、改善脂肪肝等,并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3)孕激素:定期剥脱内膜,让月经来潮,防止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总结
总之,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女性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排卵障碍所致的月经不调和不孕,即使没有生育要求,也是需要治疗的。因为长时间不排卵、稀发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严重者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糖脂代谢异常继续发展可能导致糖耐量异常、高血脂,长期以往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因此,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建议遵医嘱长期治疗。
线上咨询
如您还有其他什么疑问
扫码添加助理线上咨询
预约挂号
门诊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