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是超声检查时的一种形态学表现,超声提示卵巢有≥12个且直径为2~9mm的小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增大(每侧10mL,卵巢体积=0.5×长cm×宽cm×厚cm)。
这种超声检查的卵巢多囊性外观是非特异性的,常常是体检偶然发现的,也可能见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则是一种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的临床症候群,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
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多囊卵巢、月经紊乱、不孕、代谢紊乱、肥胖等。
简单来说,两者的关系可以参看下图:
目前,PCOS的诊断是按照年鹿特丹会议修正的诊断标准:
(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2)高雄激素血症或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如多毛、痤疮等)。
(3)超声检查在月经周期或*体酮撤退后出血的3~5d进行,显示双侧卵巢均有≥12个且直径2~9mm的小卵泡,即卵巢多囊样改变,和(或)卵巢体积增大(每侧10mL,卵巢体积=0.5×长cm×宽cm×厚cm)。
此外,诊断时还需除外高雄激素血症的其它原因(如高泌乳素血症和甲状腺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雄激素分泌性肿瘤、21-羟化酶缺乏性非典型肾上腺皮质增生、外源性雄激素应用等)。
因此,如果仅有多囊卵巢形态学表现,没有其它临床症状,不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但是B超发现多囊卵巢,且伴有以上症状,则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较长时间药物治疗,还需要进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评估和随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