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很多育龄期女性由医院就诊,才发现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于此疾病的治疗,患者除了要配合长期的调理和改善以外,还要警惕以下几件事情的发生...
多囊并发高雄激素多囊卵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可伴随高雄激素的现象。当多囊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注意高雄激素的问题了。
01多毛
多毛是雄激素增高的重要表现之一,过多的性毛主要分布在上唇、下腹和大腿内侧。
02高雄激素性痤疮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为成年女性痤疮,伴有皮肤粗糙、毛孔粗大,与青春期痤疮不同,高雄激素性痤疮具有症状重、持续时间长、顽固难愈、治疗反应差的特点。
03女性型脱发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岁左右就开始脱发。主要发生在头顶部,向前可延伸到前头部,向后可延伸到后头部。
04皮脂溢出
多囊卵巢综合征产生过量的雄激素,使皮脂分泌增加,导致患者头面部油脂过多,毛孔增大,鼻唇沟两侧皮肤稍发红、油腻,头皮鳞屑多、头皮痒,胸、背部油脂分泌也增多。
05男性化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有男性型阴毛分布,一般不出现明显男性化表现,如阴蒂肥大、乳腺萎缩、声音低沉及其他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应注意鉴别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肿瘤及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
多囊并发胰岛素抵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中,只有70%左右的患者具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这类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转化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因为有异常因子的出现,所以会影响卵泡的发育,使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没有卵泡发育,卵泡长不大也就不会出现排卵,最终导致不孕。所以,具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一定要进行治疗,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也能够使患者顺利地怀孕,达到生育的目的。
想要判断自己是否有胰岛素抵抗,那么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去做这两项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NS)。这两项试验通过测量空腹时定量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岛β细胞(胰岛细胞的一种)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多囊并发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不孕、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有研究显示PCOS患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倍,而肥胖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是非肥胖妇女的2~4倍,肥胖又是PCOS的一个重要特征。由此可见,多囊卵巢的患者要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二甲双胍是口服的双胍类降糖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肝脏中葡萄糖的产生,降低循环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进而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提高外周组织如脂肪、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代谢对于正常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至关重要,葡萄糖转运蛋白是胰岛素敏感性蛋白,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虽然有无多囊卵巢的妇女子宫内膜均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但是与无高胰岛素血症的多囊卵巢患者相比,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多囊卵巢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减少。二甲双胍能够增加多囊卵巢患者子宫内膜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抑制癌症发生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
多囊卵巢并发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会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甚至发展成为高胰岛素血症后,出现了代谢综合症,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血糖控制和药物治疗,那么持续的高血糖是可能会形成2型糖尿病早期。另外,高胰岛素血症还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脑卒中等共同的发病基础,这些都需要警惕。
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如果由于胰岛素抵抗而引起了血糖升高,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多囊卵巢患者常用的降血糖药物有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肠道对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等的吸收,抑制食欲,使餐后血糖降低和延迟,还能够提高对胰岛素的亲和力和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有效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
监测激素水平:多囊卵巢患者在进行药物降血糖治疗的同时,医院复查激素水平和血糖浓度,以及时调整用药,将各方面激素水平调节到健康指数范围内。
除以上外,多囊血糖高的患者要适量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在饮食上要低脂、低糖、低热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而引起肥胖,这样也有利于控制高血糖,改善血糖高的现象。
以上内容仅供了解和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以医生指导为准。
小伙伴们若有想要和大家分享的疑问或经验,
可以直接在文章下方留言哦,
小编会积极与大家互动哒~
ps:周末时小编可能不能及时回复,
大家最好在周一至周五的时候留言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