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产品如何满足人性需求?文章结合案例梳理分析了5种人性需求并对适合应用的产品平台策略进行了总结。
随着特斯拉改进交流电,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力时代,近一二十年,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开始普及并进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人类的本性不曾改变。比如:归属感、存在感、被认可、探索欲、掌控欲等。
需求之间存在关联:人性既希望有归属感,又希望在组织里有存在感,进而希望被认可;归属感是希望一样,存在感是寻找差异、突出个性,而被认可是凌驾组织之上。
—、归属感
概括:个体对社区群体的从属关系的认同和维系;
思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你遇到跟你价值观相同、同一个处境、同一个目标、同一个地区的这一群人的时候,你会很认可这个群体并想办法维系关系。
多囊女孩的故事:
我自己是某APP的产品,经历一个真实用户的案例:
—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在一个暑假突然胖了40斤,去医院检查得知患了多囊卵巢综合症(雄性激素异常增多,变胖、多毛),原本好的恋情也就此结束,男友劈腿了,劈腿的那女孩很瘦很瘦(就像她生病之前的样子);在面对生活、恋情的打击,那阵子她得了抑郁症,尝试各种治疗,西药、避孕药、抗、抑郁药,每天晩上都是边哭边吃;后来她查阅网上各种资料(包括某某社区),发现了很多女孩也有类似经历,也认识了很多正在积极治疗的女孩,在积极瞬围的引导下,她开始每天拍摄一朵花,每天给自己做早餐,就这样逐渐走向正常,现在她是某某社区的一个生产者,分享他与多囊抗争的故事,来激励更多的多囊患者。
北漂的归属:
当我看到抖音上有关于北漂故事,看他们的坎坷、励志的经历,很有同感,我是也是一步一步过来的,个人而言北漂很不容易,看到这个视频,恰巧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和发泄。甚至我想跟他们一样,一起作为内容的生产者来分享北漂的生活。(晋升社区角色)
熟人社交的归属:
朋友圈经过我们多年的经营,新增、删除好友、屏蔽某人朋友圈,我们最后的朋友圈一定是跟我们本人特别像的一群人,他们发布的生活、带娃、做饭、上下班儿、旅游些内容,大致都跟我们自己一模一样,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我当然有归属感。
职业圈子归属:
比如产品经理圈儿,在脉脉、在即刻、在豆瓣有这样的圈子。
偶然看到产品经理被程序员吐槽的话题(产品经理该如何反击、该如何防止被怼、如何让程序员多加班等等)当天我正好被程序员吐槽很不幵心,看到了有好多人跟我一样,心情好多了,仿佛自己有强大的后台支持一样。
总结:归属感可以促使消费者用户得到一定精神上满足;
产品平台策略:产品平台为营造归属感的常用方法是:社区产生与目标用户相关(兴趣、职业、经历等)内容,这些内容既满足消费者的归属感需求,又满足平台方用户活跃留存等需求,又能给与生产者一定反馈;
二、存在感
概括:在群体中突出自己的个性
思考:人是群体性动物,社会属性比较明显,每个人都会寻求接纳和认同,找寻自己的归属感,进而会在所属的社群寻求个性的存在感,随着社群的不断壮大,这种欲望会不断壮大。
案例:
我个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