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多囊卵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决定成败的不是学识和能力,而是孩子和大人
TUhjnbcbe - 2024/10/12 16:3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今早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老太太背着万现金,去银行存钱,银行行长亲自在贵宾室接待他。行长很奇怪地问:“大娘,你是做什么生意啊?能挣这么多钱!”老太太说:“一辈子也没什么正事,就是经常跟人打赌,从来没有输过。”银行行长撇撇嘴,表示不信。老太太说:“你不信,是吧?这样,明天早上你左屁股蛋上,会出现一个巴掌大的胎记。要是没有,这万归你。”银行行长很痛快就答应了。第二天,老太太带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人,过来对银行行长说:“这是我刚找的律师,让他验证一下,你左屁股上有没有胎记。”行长很自信地脱下裤子,指着屁股说:“你看你看,有没有?有没有?”旁边的律师哇地一声就哭了,行长急忙问,怎么了。律师说,我跟老太太打赌万,她说银行行长能心甘情愿地,脱下裤子让我们看屁股。”

你看,有时候,决定一个人成败的,不是学识和能力,而是格局和思维。

对一个孩子尤其重要。

下面以我自己的故事为例。

01学霸

我曾经是同学眼中的学霸,小学、初中、高中每次考试基本都名列前茅。在家长、老师和同学眼中,我品学兼优,性格温顺,身材高挑,长相出众,以后肯定是前途无量。

殊不知,大家眼中的乖乖女,最后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主妇。

我的故事还得从初中开始说起。

我上初中那会儿,初中毕业成绩好的,可以直接考市里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可以回到村镇当小学老师。

那时候,我成绩优异,不想一辈子困在乡村,想去外面的大世界看看,所以没有遵从父母的意见,执拗地报考了高中,而没有选择师范。为此,我父母还和我冷战了一个月。

高二的时候,文理分科。老师说,读理科,可选择的大学专业多,就业前景也比文科好;父母说,文科录取分高,难考。

17岁的我,没有太多的思想和见识,只能随波逐流,选择了理科。

至今快二十年过去,我仍然清楚得记得,分班那天的场景:全班有八九十个学生,而选择文科的只有四五个同学。

那天,当那四五个同学抱着书,走过窗前,准备去文科班教室的时候,我清楚地看见班里有些同学在嬉笑,在他们眼里,笨的人才去读文科。

那几个同学低着头,眼神里的是落寞,班里同学的眼神里是讥笑,而我的眼神则是羡慕。羡慕他们终于摆脱了高中物理、数学等难学的理科了。

虽然羡慕他们,但是我并没有勇气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大家的眼里,我成绩好,自然就是读理科的料,可大家并不知道,看到高中物理那绕来绕去的电路图,我就一脑袋浆糊,痛苦得不得了。

多年后,我经常在想,如果那一刻,我勇敢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去读文科,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可惜没有如果,走过的路不能清除,每一步都算数。

硬着头皮好不容易熬到高考,我想高考会是我脱离苦海的一个跳板,只要高考完,我就可以彻底放飞自我了。

只可惜,这一切伴随着志愿填报,都灰飞烟灭了。

02选择

填报志愿的时候,二哥特意跑来帮我填报志愿。他建议我填报建筑学相关的专业,以后就业前景不错。

而17岁的我除了县城,没去过别的地方,除了同学老师家长,没见过几个陌生人。

人生,对我而言,是个陌生的词汇,更谈不上什么格局和见识。

填报志愿,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选一个海边的城市,因为想去看看海。

至于什么学校排名,专业前景,我不关心,也的确一无所知。因为我从没上过网,对外面的世界更是一无所知(那时候,学校没有电脑,去校外网吧上网都被认为是不好的行为,像我这种乖乖女,是不会去上网的)。

至于像建筑学这样的工科,我也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妄下结论‘不喜欢’,放弃了选择。所以胡乱填报了一些。

最后,以超出本省重点线20分的成绩,被山东一个二本学校录取,最要命的是专业竟然是最不喜欢的数学专业。

当得知是数学专业的时候,我崩溃了:好不容易脱离高中理科的火坑,又跳进了另一个火坑。每天上着讨厌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积分》,听得云里雾里,一知半解。一边是讨厌,一边是难学,大一的时候,我挂科了。

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赶快毕业,找个与数学或理科无关的工作,赶紧脱离学理科的苦海。

好不容易熬到大四,这下可以通过考研脱离苦海了。为了和理科彻底撇清关系,考研我直接从数学这个纯理科专业,直接跨到新闻传播这个纯文科专业。

但终究是跨学科,最后以10分之差,无缘研究生。

大学刚毕业,我一本不留地把大学的专业书全卖了,以为这样就可以将这个理科专业从我的生活里彻底抹掉,殊不知,这个印记始终附着在我身上。

我喜欢英语,大学毕业在一家出国英语的培训机构,找了个英语相关的工作。可老板一看我是数学专业,并不委以重用,只分配一些教学辅助的工作,尽管我的英语功底不错,大学六级的水平。

之后找的工作,也跟第一份工作差不多。既非本职工作的科班出身,也没什么特别专业的技能。即使考公务员,也没多少岗位可选。

03平庸

父亲曾抱怨我不好好考公务员,找个铁饭碗,既稳定又体面。可他哪里知道,公务员一要专业对口,二要有人脉关系。

我一个小需求的专业,再加上农村出身,一没干爹二没钱,哪有什么人脉和资源可拼,考公务员哪有那么容易。

这些年,父亲对我很失望。在他眼里,我曾是他的骄傲,如今却混得连一个小学老师都不如,大学白上了。这些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不敢面对父母时,那深深的愧疚感。

我曾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可现实却把我一巴掌拍在了沙滩上。我对自己也很灰心,甚至一度产生自卑和抑郁。

儿子出生后,当全职妈妈又成了我逃避现实的一个借口。

在当全职妈妈的这五年,虽然老公挣的钱足以养家糊口,对我也很好。

但是一无是处的自己总是有很多的遗憾和自责,经常自己生闷气,导致内分泌失调、乳腺增生、多囊卵巢,不得不经常靠药物维持。渐渐迷失了自己。

我经常强迫自己不要去回想已经走过的路,因为从受人瞩目到轨迹平平,不是谁都能轻易接受的,可越是强迫越是不由自主地去想。

我就常常在想,像我这样一个原本可以靠才华和能力的人,最终却靠了颜值,成了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到底输在了哪儿?

04人生必修课

我一直想不明白。

直到我遇到一套书,买来读了之后,我才终于明白:

原来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既不是上学时你的成绩有多好,也不是你出身农村还是城市,家庭背景强大与否,而是一个人的格局、眼界、见识、情商等卓越不凡的个人品质。

《格局》说:思维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一个人想要获得大的成功,首先就得有个大的格局观。

马云说:

“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①有人觉得我牛,6分钟说服了孙正义,其实是他说服了我。见孙正义之前,我在硅谷至少被拒绝了40次。②做企业赢在细节,输在格局。③格局,格是人格,局是胸怀。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从来不重细节。两个都干好,那叫太有才!”

巴菲特曾说:

“你应当把股票看做是许多商细小的商业部分,把市场的波动看做是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而非参与市场的波动,以及关于投资最重要的几个字眼,安全边际概念。”

如果没有非凡的见识,巴菲特不可能成为在全世界股民心中,高高在上的“股神”。

这正好应证了《见识》中所说:见识决定高度。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财富荣华都是虚的,唯有心胸、眼界是一个人真正受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决定了他的世界有多宽广。

正所谓,《眼界》决定世界!

看完这套书,我终于找到自己的症结了,于是我开始尝试着放空自己,学会接受现在的自己,开始从零培养自己的思维:格局、见识、眼界、情商、策略。

于是,我开始尝试从自己喜欢的读书写作入手。只要方向对,人生就不会偏离航道太多。渐渐地,我不仅在写作上获得了收入(月入过万,真不是吹的),最重要的是我还从中找回了自我,重新找回了那份阳光的心态。

这一段的生活经历,让我明白,人最重要的真的不是眼前的东西,而是一些看不到的大局观和思维。

我在想,等我儿子上小学识字之后,别的书可以再其次,这套书我是一定要推荐给他看的,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走太多像我这样的弯路。

我是真的真的很后悔,没有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早点读到这套书。

这套书也是拿破仑、巴菲特、马云、卡耐基、曾国藩等全球各界成功人士,修炼的成功秘籍。

为了让更多的人不要留下像我一样的遗憾,我也想把这套书推荐给有需要的人,尤其推荐给有孩子的人,无论孩子是小初高,还是已进入大学。

越早知道这些人生课,您的孩子在人生起跑线上就赢了,就会少走一些弯路,人生就会走得越顺当。不是吗?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决定成败的不是学识和能力,而是孩子和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