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华通讯员何昊书
图/医院提供
8月4号上午,医院(以下简称广东省二医)生殖医学中心对口援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生殖医学中心传来好消息:南疆地区首例人工授精妊娠实现了!
这位激动万分的“幸孕儿”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和医生紧紧拥抱在一起,大家都纷纷恭喜她,打心眼儿里为她高兴!
在广东省第十批援疆医疗队员、由广东省二医派往喀地一院生殖中心帮扶的陈雷宁教授生殖团队的帮助下,33岁的维族姑娘阿依慕(化名)喜获宝宝,结束了四年漫长难熬的求子之旅。
“本来我们都不抱希望了,陈教授给我们送来了珍贵的孩子,感谢他!”阿依慕的丈夫反复翻看手中的检验单,脸上难掩喜悦。
未孕4年本已心灰意冷,幸有广东专家发现问题
故事还要从年4月讲起。婚后未孕4年的阿依慕夫妇慕名来到生殖中心援疆专家陈雷宁教授门诊,“本来我们已经心灰意冷打算离婚,但怎么样也要让广东专家看看才死心。”
三年多来,他们医院,做了不少检查,医生给的诊断都是女方排卵不好、男方弱精子症,药吃了不少,宝宝没怀上,钱却花了挺多,随之而来的精神压力和夫妻关系紧张像巨大的冰山压在他们心头。
陈教授在充分了解病史和亲自为患者做了阴道超声检查后,高度怀疑患者存在盆腔严重粘连、子宫腺肌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问题。
阿依慕夫妻将信将疑,因为求医多年从来没有其他医生说过她有大毛病,怎么做了一次阴超就发现那么多问题?这让他们无法相信。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看到夫妻二人疑惑的眼神,陈教授拿起人体模型,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他们讲解了生殖的基本常识和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听完讲解后,夫妻俩放下了心头的疑惑,表示愿意全力配合陈教授的诊治。
给阿依慕制定精准的促排卵方案
随后,陈教授立即着手男女双方病情的处理:安排男方使用抗氧化及生精治疗;女方迅速完成多囊卵巢综合征系列检查,在用药调整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的同时进行了宫腹腔镜联合检查。
术中果然发现阿依慕盆腔有大量粘连带、双侧输卵管伞端封闭并粘连在骨盆壁上,而且还有典型的子宫腺肌病,随即进行了盆腔粘连松解术和输卵管整形术。
术后,陈教授又进行了一系列强化治疗,并建议他们尽快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助孕。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后,陈教授带领喀地一院生殖中心团队专门为阿依慕开展病例讨论,为她制定了精准的促排卵方案。
7月20日,陈教授亲手为她做了夫精人工授精术;8月4日阿依慕夫妻俩遵照医嘱,克服各种不便从县城赶来验孕,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感人一幕。
实现边陲辅助生殖技术“零”的突破
据悉,喀地一院是南疆地区三地州(包括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面积48.22万平方公里,约为广东省面积2.7倍)域内规医院,辐射人口万。
喀地一院生殖医学中心是南疆地区首家获得辅助生殖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但因种种原因长期未能开展相关业务。
陈雷宁教授自今年4月抵达喀什后,迅速完成了科室摸底调研、就诊流程优化、规范诊治制度、改建实验室、狠抓层流区域环境质量管理等工作,采取每日“师带徒”手把手带教和每周理论讲课的形式,加强当地医生技能与科研培训;
同时成功开展了南疆地区首批宫腔盐水造影及宫腔粘连松解术、卵巢囊肿穿刺及硬化术和习惯性流产个体化保胎治疗等业务。
一系列新技术的开展和高成功率吸引了大量不孕不育患者纷至沓来,4-7月份门诊总量较去年同期飙升近一倍;本次首例人工授精的成功妊娠,实现了这片广袤边陲辅助生殖技术“零”的突破。
陈教授表示,“在剩余的援疆时间里将再接再厉,不但要为南疆地区广大各族群众提供规范、安全、高效的优质生殖健康服务,还要努力为当地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生殖医学专业队伍。”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吴瑕
审签
魏礼园
实习生
李紫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