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是发展之基;
服务是立身之本;
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
医院作为全市最大的民生窗口单位,一直以来,医院的公益性,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服务之心诠释为民初心,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医院服务流程,大力推进优质资源下沉,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打造让政府放心、社会认可、百姓医院。
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
“hcg值多,确认怀孕。”两个月前,33岁的小王深吸一口气,用颤抖的双手缓缓打开化验报告,上面“陌生”的字眼令她激动得不能自已。结婚5年来,“怀孕”两个字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的心里,每搅动一次都会感到撕心裂肺地痛,这两个字让她压抑、自卑到不敢出门见人!
“能正常生育的人根本无法体会我对孩子的渴望。”小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受孕较为困难。为了达成心愿,她跑遍了北京、陕西、医院,甚至听信一些民间偏方,结果钱花了不少,身体也遭了不少罪,却迟迟未能怀孕。就在她濒临绝望之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像一道曙光,照进了她的心房。说到这儿,她已泣不成声:“彭爱萍和医护人员一直没有放弃,一直给我家人般的温暖和鼓励,帮我重新建立信心。第三次试管婴儿移植手术后,我终于成功怀孕了,是他们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自3年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像小王这样的故事在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无数次重复上演。如果说,家庭美满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那么,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彭爱萍和她的医疗技术团队就是播种幸福的人。在这里他们一次次帮助生育困难的夫妇踏上“圆梦之旅”,不断刷新我市生殖医学领域发展史。到目前为止,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已为1万余对生育困难的夫妇进行诊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率达国内生殖领域先进水平。
医院发展之根,医院发展之源。该院党委副书记许红星介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基础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永立潮头。近几年,我们重点推出个重点项目和个MDT团队,医院、知名专家的合作,有计划地对重点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医院专业学科快速发展。”
医院综合实力强,医生技术精湛,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在肝胆外科住院的患者家属宋女士深有体会:“一旦得了病,最怕医院,挤破头皮都挂不上号,吃喝住也不方便,费时费力还费钱。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水平的治疗,在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又保证了疾病治疗的及时性。”
正如许红星所说,只有切实提高疾病诊疗水平,提高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才能为患者最大程度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此,他们不懈攀登,倾全院之力攻克一道道技术堡垒,打破一个个发展瓶颈:放射治疗中心积极开展普通二维治疗技术、图像引导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新技术、三维剂量验证新技术等;心脏大血管外科连续攻破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瓣膜置换手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手术、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等手术;肝胆外科在器官移植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神经外科完成我市首例帕金森病脑深部刺激术……
病患的需求就是医者努力的方向,该院在持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和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宽和畅通投诉沟通渠道,通过市长热线、电话随访、网络满意度测评、现场接待、零距离面对面调查、社会监督员等形式直面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整合有关科室积极回应并解决,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医院满意度调查结果出炉,该院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及职工满意度在全省31医院中名列前茅。
初心不改,奋斗不止,在日渐多样化的人民健康需求之下,医院紧跟时代步伐,医院改革与发展,不断探索医疗技术新领域,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资源“沉下去”责任扛起来
提到看病,谁都怕跑远路,谁都怕由此带来的种种麻烦和不便。对此,家住浮山县张庄镇南韩村的张姓患者深有体会。她今年67岁,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去医院看病拿药已成家常便饭,过去总往市里跑,耽误事儿不说还总得麻烦工作繁忙的儿女。
“去年邻居跟我说不用往市里跑了,县医院环境、服务、医疗技术都提高了,还有医院的专家前来坐诊。我原本不太相信,医院看病才发现这里真的变了,检查设备、医疗水平都跟上了。”老人欣喜地说,“虽说我家距离临汾不算远,但开车进市也得半小时,去医院又得半小时,来回折腾不说,加油、吃饭都费钱。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看病,医院只需十几分钟,方便又快捷!”
过去,许多浮山患者有着相同的困扰,医院的实力,哪怕只是头疼脑热也要往市里跑。如今,看病就医不出县的患者越来越多,不少在外求医的也跑了回来,这源于浮山县委、县政府与医院签订的“盟约”。去年4月22日,医院正式托管浮山县医疗集团,并委派时任医务科科长乔长英、骨科医师孙江维、心内科护士长雷肖医院与原院班子在任成员组成新班底,开始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再医院,当地群众惊喜地发现:就医环境宁静温馨又充满现代化,患者根据智能提示有序就诊、取药,一改往日“门可罗雀”的窘态。同时,医院持续助力,不仅畅通双向转诊、急诊、会诊、专家手术等“绿色通道”,还委派12名返聘老专家每周一、三、五固定前来坐诊,19名中青年技术骨干长期“蹲点”,医院的钱,医院的优质服务。浮山县医疗集团理事长、医院院长乔长英说:“目前,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住院患者比例逐步上升。此外,不论是门急诊人次,医院下转的康复患者都在逐渐增多。”
一年多来,浮山医院各项指标逐渐向好,当地群众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医院门诊量上涨8.64%;收住院人数提高4.53%;住院次均费用下降7.85%;床位使用率提高5.71%;手术人数提高53.4%;治愈好转率从98%提高到99%……
首诊在基层、康复在基层,大病、疑难危重病人在市里诊治,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慢、看病贵”的问题,这是医院优质资源下沉、推进市县乡村一体化健康管理的有益探索。截至10月底,该院服务患者组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