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落实“五个创新” 推动公共文化建设
云浮市文广新局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落实“五个创新”,加快云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争当山区实现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共文化建设排头兵,构建和谐云浮和文化盛市。
一、创新文化载体,加快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按照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思路,加大财*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市、县、镇、村四级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络,搭建好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市级加快了图书馆、博物馆、小广场建设步伐,力争今年10月底竣工验收,并尽快投入使用,充分发挥市群众艺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各县(市、区)也在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镇级正着重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村级则加快完善“四个一”文化设施建设,即要有一个小广场、一个小舞台、一个文化活动室和一处休闲活动场所。到2010年,争取达到国家要求的“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村文化活动室”的目标。
二、创新文化内容,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具有云浮特色、反映时代风貌、有较高影响力的地方知名特色文化品牌,是提升云浮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云浮着力挖掘和整合地方历史文化、民俗特色文化、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将历史文化题材搬上现代文化舞台,把有一定基础的民俗文化发掘、扶持、培植成为当地特色文化品牌。根据本地文化资源特色,云浮正着重打造禅宗六祖文化、云石文化、南江文化三大特色文化品牌,并制定出《云浮市三大文化发展规划》。在努力打造特色知名文化品牌上下功夫,通过整体宣传、包装和策划,深层次发掘和创作特色品牌项目,发展提升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和石艺文化,尽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为全市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是打造禅宗六祖文化品牌。云浮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的音乐剧《六祖惠能》先后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新兴县城和第六届“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以及上海音乐学院校庆等成功公演,取得轰动效应。目前,该剧已完成版权登记,并成为今年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的全省三大剧目之一。目前,已与省南方歌舞团签定了合作框架协议,正计划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将其推向国内外市场,争取社会、经济两个效益双丰收。与此同时,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云浮“六祖文化节”也在原有基础上加紧筹办。二是打造云石文化品牌。去年云浮国际石艺城被命名为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同时,还正在积极筹备举办首届广东省(云浮)石艺创意大赛,有力提升了云石文化品牌的影响。三是打造南江文化品牌。通过举办云浮市首届民间艺术新春大巡游,继续办好南江文化艺术节,推进郁南县连滩、大湾等地的古民居保护和开发,组织开展南江文化民间艺术传承培训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南江文化品牌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力度。
三、创新文化投资体制,加快建立文化产业新格局
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必须突破的难点。提升文化影响力,要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单靠*府投入毕竟有限。为此,加快文化体制创新,拓宽文化融资渠道,是摆在云浮市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任务。目前,民营经济已占云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云浮可以借用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像鼓励发展民营经济那样鼓励发展“民营文化”,切实转变过去单一的*府投入和运作机制,大力引导和扶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府财*投入,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和重组改造,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使“民营文化”在文化发展繁荣中做大变强,成为云浮文化的新亮点。如罗定企业家彭鸿峰先生投资400多万元在家乡创办“鸿峰艺林苑”、“罗定鸿峰博物馆”,建成云浮市第一家民营博物馆;罗定素龙镇的欧氏四兄弟,集资13多万元建起“云煜书室”,成为罗定市图书馆重点书室,还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此外,云浮各县(市、区)先后成立了解30多支民营电影放映队,深入乡村为农民送影上门等。这些都是社会资本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典型例子。
四、创新文化主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公共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文化主体――镇(街)文化站已经满足不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大力培育结构多元、特色各异的新型文化主体,走市场化的道路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对国有经营性的文化单位,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来进行运作。同时,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积极吸引社会力量进入文化经营领域,大力扶持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使之成为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要通过民建公管、出让冠名权、社会投资自主经营文化项目、民营公有文化设施和社会捐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农家书屋、文艺演出团队、电影放映队、民间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等等,允许他们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条件成熟的,还要引导文化组织相互联合,做大做强,逐步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文化企业。如郁南县永光集团公司出资20多万元组建永光醒狮队,参加公共文化服务,并实践走市场化运作路子。
五、创新文化运作方式走文企联姻共建共赢路子
云浮积极创新公共文化运作方式,搭建文企联姻、互动发展、互惠互利、共建共赢文化与经济融合平台,拓宽文化投资渠道,让企业走进文化,让文化融入市场,让经济和文化联姻,吸引更多的企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参与共建共享公益文化。今年8月26日,云浮举办首届公益文化项目合作推介活动,向社会公开推介58个公益文化项目,寻求合伙发尽其所有伙伴,首批20多个公益文化项目被企业选中参与合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书。
企业或其他社会力量可以把举办公益文化活动与企业宣传结合起来,通过认购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权、买断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的冠名权、合资合作开发文化资源等多种形式,参与公益文化活动,宣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创造经济推动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的最优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共同创造“企业树了形象、群众得了享受、文化得了发展”的多赢格局,逐步形成公益文化项目社会投入、社会策划、社会承办、企业收益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