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白癜风专家互联+拒绝*品:多位专家详解络热搜10大*品问题
原标题:互联+拒绝*品:多位专家详解络热搜10大*品问题 科学地开展禁*预防教育,有步骤、有方法地普及禁*知识,既符合受众者需求又符合教育者的愿望。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如何开展禁*教育?特别是青少年 原标题:互联+拒绝*品:多位专家详解络热搜10大*品问题 科学地开展禁*预防教育,有步骤、有方法地普及禁*知识,既符合受众者需求又符合教育者的愿望。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如何开展禁*教育?特别是青少年需求什么样的内容?互联如何为禁*教育服务?如何解决好禁*教育实效性和长远性问题?如何让禁*教育分级防控真正有效?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思索和探讨这些问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禁*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家禁*委等多部门也联合发布《中国互联禁*公约》,倡导社会各主体单位都能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号召民众自觉抵制*品的危害。互联也不应该成为*品滋生的温床,这就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2015年6月25日,由北京市信办、首都互联协会、北京市禁*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等单位联合 百度知道 和北京地区站联合辟谣平台联合发布基于百度大数据统计出的2005-2014十年间*品问题搜索分析数据报告,内容包括: *品问题搜索民分析 、 *品问题最热问 、 吸*问题趋势分析 ,其中*品问题最热问中 络热搜10大*品问题 、 明星吸*的受关注度 等最受社会关注,当天来自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中国合成*品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的等相关法律、心理、医学、戒*、教育专家团队,对 络热搜10大*品问题 和友关注的明星吸*等话题进行现场解读和答疑。 在这次的十大问题中*品种类、危害、贩*的界定处罚与量刑三大问题排前三位,分别有325万、290万、230万人次关注。说明禁*知识的普及工作上仍有拓展空间。十年间在 百度知道 关注吸*问题的人次总计超过3000万,其中,明星吸*的关注人次为810万,超过吸*问题总量的1/4,近年来,明星吸*事件大量曝光,激发了民的关注热情,另一方面也可见明星吸*社会影响的广泛。
禁*教育高校公益联盟 与 百度知道 在北京市互联信息办公室、首都互联协会的积极倡导下达成战略合作,建立 禁*知道络平台 ,联盟八所院校和禁*相关专业机构专家团队集体入驻 百度知道 ,共同搭建科学靠谱的*品预防教育络平台,第一批已有20名专家入驻。发布会上互联+拒绝*品行动计划 络热搜10大*品问题 发起人之一北京市禁*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曲晓光表示:根据大数据锁定特殊人群,引领禁*预防教育,是当今互联参与禁*宣传最实际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针对络上友提出的*品相关问题提供专业权威科学的解答,通过百度词条推送、专题讨论等形式实施,加强民众对*品的理性认识,从而提升全民的禁*意识,降低吸*涉*风险,同时利用 百度知道 大数据优势为专家学者提供科研的方向和论据支撑,开展禁*人民战争。 近年来,我国涉*案件与互联关系越来越紧密,部分人利用上视频聊天室集体在线吸食冰*。2011年 8.31 特大络吸贩*案,查获涉*违法犯罪嫌疑人12125人,去年 2014-290 络吸*案,在上海抓获涉*违反犯罪嫌疑人3440人。互联成了*品藏身地。如何利用络开展*品预防教育,是禁*工作的新课题和新难题。*品预防教育是和贩*集团争夺潜在消费者的一场持久战。吸贩*集团已经开始大肆利用络,*品预防教育更应该积极研究对策和方法,把络作为传播禁*理念的武器和战场。
百度知道提供络热搜10大*品问题: 1、*品的种类有哪些,怎样区分? 搜索人次:3251878次 2、*品的危害? 搜索人次:2900872次 3、*品贩卖及定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搜索人次:2301529次 4、什么情况下会被强制隔离戒*? 搜索人次:2291772次 5、吸*行为是违法还是犯罪,怎样量刑? 搜索人次:2063635次 6、吸*为何会成瘾? 搜索人次:2026409次 7、戒*方法有哪些? 搜索人次:1921822次 8、吸*如何影响性行为和怀孕? 搜索人次:1852739次 9、吸*者有哪些症状? 搜索人次:1112241次 10、吸*行为如何能被检测出来? 搜索人次:1023752次 我国*情简介: 《2015年中国禁*报告》的最新统计,全国累计登记吸*人员295.5万名,而实际吸*人数可能上千万。全国每年因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亿元人民币。吸*人口低龄化和合成*品的快速泛滥形势严峻。 一、友络搜索*品相关最多的10个问题及专家解答
1、*品的种类有哪些,怎样区分?(搜索人次3,251,878) 李文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禁*教研室主任,常年从事禁*问题研究。
*品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国国际公约分类,按来源分类,按药理学作用分类,按对人体*性程度危害分类。 (1)按国际公约分类 根据 六一公约 和 七一公约 等国际公约规定,可以将*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这是一种目前国际共识的分类方法,属于药理学的分类原则。 a.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医疗上具有麻醉、镇痛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主要包括阿片类(天然与合成)、可卡因类和大麻类三种。 b.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兴奋、抑制或致幻,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主要包括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三类。 广义上讲,麻醉品也属于精神药品的范畴,麻醉品和精神药品被统称为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凡是能作用于脑神经细胞并产生精神和行为效应的物质,都可列入精神活性物质的范围,其有许多具有致依赖性的潜力。 (2)按来源分类 a.天然*品(Natural drugs)。天然*品来源于植物,可将植物某一部分直接吸食、饮用,或提取分离含量较高的有效*品成分。常见天然*品有:鸦片、大麻、古柯等。 b.人工合成*品(Synthetic drugs)。人工合成*品是以化学物质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加工而成。常见的合成*品有:苯丙胺类兴奋剂(冰*、摇头丸等)、人工合成阿片类(杜冷丁、美沙酮等)、致幻剂类(PCP、氯胺酮等)、抑制剂类(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等)。 c.半合成*品(Semi-synthetic drugs)。半合成*品是指先用天然植物提取出有效成分,然后再进一步合成加工出的*品。海洛因是典型的半合成*品,是用罂粟提取物吗啡合成。此外,合成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用化学原料合成出冰*产品;二是用麻*草为原料提取麻*碱,再经过化学反应加工成冰*。后者制造的冰*属于半合成*品。 (3)按药理学作用分类 a.麻醉剂(Narcotics)。麻醉剂是指医疗上具有麻醉、镇痛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常见的麻醉剂有:海洛因(除用于科研,不得有任何用途)、吗啡、可待因、杜冷丁(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丁丙诺啡、大麻、可卡因等。 b.兴奋剂(Stimulants)。兴奋剂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兴奋效应的、并且可致依赖性的药物。主要有古柯类、苯丙胺类、咖啡因等。 c.致幻剂(Hallucinogens)。致幻剂是一类在不影响意识和记忆的情况下改变人的知觉、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药物。主要有麦角酰二乙胺(LSD)、麦斯卡林、苯环己哌啶(PCP)等;而大麻、氯胺酮(K粉)、MDMA等也具有一定的致幻作用,可列入其中。 d.抑制剂(Depressants)。抑制剂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效应、并且可致依赖性的药物。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等。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品同时兼具麻醉、兴奋、致幻或抑制等多重药理作用,可根据不同的滥用功能表现将其归为不同类别,也就是说,同一种*品可以同时归属在不同的类别中,如大麻、可卡因等。 (4)按世界卫生组织分类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国际公约规定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并考虑到酒、烟草、挥发性溶剂等3类未列入国际管制的精神活性物质,将可致依赖性和滥用性的药物分为8类。 表1- 1 世界卫生组织对*品的分类 序号类别主要药物 1 酒精-镇静剂类:乙醇、巴比妥类、及其它镇静催眠药如苯二氮桌类 2 阿片类:阿片、吗啡、海洛因、美沙酮和哌替啶等 3 苯丙胺类:苯丙胺、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利他灵等 4 可卡因类:可卡因、可卡糊和古柯叶等 5 大麻类:大麻制剂 6 致幻剂类:麦角酰二乙胺(LSD)、麦斯卡林和裸盖菇素等 7 挥发性化合物类:丙酮、四氯化碳和其它溶剂,如嗅胶 8 烟碱类:烟草、鼻烟 (5)按对人体*性危害分类 a.硬性*品(Hard drugs)。硬性*品又称烈性*品,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性的*品,如海洛因、苯丙胺类等。 b.软性*品(Soft drugs)。软性*品又称温和*品,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性作用相对较缓和的*品,如大麻、咖啡因等。 2、*品的危害(搜索人次:2,900,872) 盛利霞,中国合成*品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会长助理、北京安定医院医务科主任。常年从事临床戒*、戒瘾问题研究。
海洛因具有镇痛的作用,是常见的*品:危害主要是:成瘾性极强,一旦成瘾后,戒断和保持操守,相对较难。如果注射使用,还可出现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的可能性,过量使用可以导致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冰*、摇头丸以及甲卡西酮均是中枢兴奋剂,有至精神病作用,无论是是急性中*还是慢性中*均会可能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或情绪问题如:幻觉、妄想、抑郁症状或兴奋症状,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能出现暴力或者违法违纪的行为。过量中*可导致惊厥出现甚至是昏迷、死亡。 大麻低剂量时可以让人有异常的感觉,愉悦,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大麻也具有致精神病作用。 长治筋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冰*以及甲卡西酮。 僵尸粉的成分是:甲卡西酮。 3、*品贩卖及定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搜索人次:2,301,529) 包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从事禁*问题的法律研究。
我国对于*品犯罪的规定,载于1997年《刑法》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品罪 。《刑法》第347条是对贩卖*品罪进行定罪和量刑的条文规范。该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什么情况下会被强制隔离戒*?(搜索人次:2,291,772) 朱志伟,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精神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公安系统强制隔离戒*问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吸*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的; (二)在社区戒*期间吸食、注射*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强制隔离戒*后再次吸食、注射*品的。 对于吸*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难以戒除*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的决定。 吸*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场所戒*。 强制隔离戒*是国家从事禁*戒*活动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赋予司法行*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强制隔离戒*人员实施教育、矫治、医疗、康复、救助的重要手段。从司法角度讲,强制隔离戒*既有完成对吸*人员生理脱*和身心康复之任务,又包含对戒*人员的法律处分与教育,是区分于临床学脱*,与自愿戒*、社区戒*互补的一种采取法律强制性手段的戒*方式。 5、吸*行为是违法还是犯罪,怎样量刑?(搜索人次:2,063,635) 包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从事禁*问题的法律研究。 在我国,自主的吸*行为不是犯罪,所以对于行为人自我决定的吸*行为不存在刑事处罚,也就不存在量刑的问题。但是吸*行为是违法行为,仍旧会有一定的行*处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吸*行为,可以处以行*拘留和罚款的行*处罚。同时,国家为了教育、挽救吸*人员,还制定了多个层次的戒*措施。在2011年颁布的《戒*条例》中,对于吸*人员规定了自愿戒*、社区戒*、强制隔离戒*以及社区康复等戒*措施,吸*成瘾严重的吸*人员,可以被强制进入戒*场所进行戒*,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处罚。另外,虽然自主吸*行为不受刑事处罚,但是非自主决定的吸*行为,是需要受到刑事处罚的。例如欺骗、引诱、强迫他人吸*的行为,构成欺骗、引诱他人吸*罪和强迫他人吸*罪。 6、吸*为何会成瘾(搜索人次:2,026,409) 盛利霞,中国合成*品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会长助理、北京安定医院医务科主任。常年从事临床戒*、戒瘾问题研究。 个体原因:成瘾者具有一定的性格基础 药物原因:具有成瘾性 成瘾者使用*品后会刺激体内的犒赏通路,产生快感,会使成瘾者会再去获得使用*品。 *品可以刺激体内的受体变得敏感,一旦停止或减少使用量,会出现戒断症状。 张刃,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互戒分会副会长、成瘾问题心理专家。长期从事成瘾问题、音乐治疗的研究。
成瘾行为的形成过程,总体上来看,一般包含了生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的因素。 目前的医学研究发现,人的成瘾与内源性内啡呔有极大的关系。人自身产生内啡呔的功能一旦被破坏,身体将全面失衡。外源性的吗啡呔不断进入人体后,将造成内源性内啡呔自然产生功能的休眠。一旦外部吗啡类物质中断输入体内,全身将出现各种剧烈的反应即吸*者出现的急剧戒断症状,俗称发 *瘾 。吸*者为了解除*瘾带来的痛苦,就会不由自主、不顾一切地寻找*品或替代品,一般称为 强迫性觅* 行为,随着这种恶性反复,吸*者因对*品产生了更大的耐受性,只有不断增加吸*的数量和次数才能缓解 *瘾 ,这就是生理性成瘾的机制。这种生理成瘾机制在海洛因成瘾者人群的体现尤为明显。 社会心理因素则主要是指成瘾者把吸*行为作为一种社交的行为方式,并以此来提升自信,逃避压力,增加社会归属感,减少孤独感。通过吸*的行为能够给成瘾者带来这些除生理快感以外的益处,也就是社会的获益性。这些社会因素会导致成瘾者对成瘾行为的强化作用。在戒*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在成瘾者戒*失败的规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7、戒*方法有哪些?(搜索人次:1,921,822) 刘雪莉,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互戒分会委员、国际认证戒瘾咨询师。 常期从事成瘾互戒问题的研究。
强制戒*:是指对吸食、注射*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措施对其强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瘾。强制戒*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府卫生部门、民*部门,应当配合同级机关做好强制戒*工作。根据2008年禁*法规定,强制隔离戒*期为2年。 自愿戒*:自愿戒*是基于区别与强制性戒*,通过吸*者意识到吸*行为给自己、家庭、社区带来的影响与伤害,主动脱离*瘾的过程。自愿戒*需要通过生理脱*、心理脱*、社会功能回归等三个过程,不单是一个生理脱*的过程,强戒人员复吸率高居不下,只起到惩戒的效果。 冷火鸡:又称自然戒断法或干戒法;在强制的环境中中断吸*者的*品,仅提供饮食与一般照顾,让戒断症状自然消退。冷火鸡法、干戒法、自然戒断法、硬脱,就是硬性停掉*品,让戒断症状自然发展、自然消退,仅给予一些对症处理和身体、心理支持治疗。因戒断症状出现时,吸*者畏寒颤抖、汗毛竖起、浑身起鸡皮疙瘩,状如火鸡皮,故该戒断法有冻火鸡之称。 美沙酮递减法:美沙酮是合成的麻醉药,用于阿片类成瘾的戒*治疗,尤其是对海洛因依赖,只能口服,皮下注射有刺激性。大多数吸*者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量,通过逐步减少药量,一边在第21天停药,即可达到减轻阿片类如海洛因依赖带来的戒断反应,以达到戒*目的。 美沙酮维持治疗:美沙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之一。服用美沙酮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控制海洛因、鸦片*瘾达24至36小时。在维持治疗中服用恰当剂量的美沙酮口服液,不会使服用者过度镇静和产生快感,同时美沙酮的副作用很小。但是美沙酮维持治疗颇受争议,有人认为美沙酮也依然有成瘾性,戒*反应比海洛因还严重,所以美沙酮只是一种替代品,而不能成为一种戒*方法。 NA匿名戒*会:目前全世界130多个国家成立了4.5万个戒*自愿康复活动小组,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主要活动形式为,组织吸*成瘾康复成员,定时定点开展聚会,通过学习和运用十二步骤疗法,成员之间彼此分享,获得相互心理支持和鼓励,该协会不收取任何费用,,但目前国内只有北京和上海有康复小组。 戴托普集体治疗模式:英文DAYTOP的音译。即:Drug Abuse Yield To Our Persuasion。意为 让药物滥用让位与我们的劝说 。创始人是美国的一个牧师 威廉-奥布赖恩。美国戴托普源于五、六十年代的戒*治疗集体(Therapeutic Community) 简称TC(即治疗集体)。这个治疗集体,是应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建立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这种社区文化,提倡有责任的关心和爱,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治疗集体所推崇的诚实、信任和责任感,以及学会处理好自己情绪问题,手拉手地互相帮助,共同成长,都是为主流社会认可、赞许的观念。目前国内只有云南昆明有一所戴托普药物滥用治疗中心并已注册。 福音戒*:福音戒*是帮助戒*者透过信仰途径,重建内在生命,从而达到脱离 心瘾 不再重吸的目的,使受*品侵害的身心得到彻底医治。目前在香港福音戒*已经成为戒*康复领域比较普遍的模式,广东等地也颇为多见,云南也有几家福音戒*的机构。 佛教戒*:佛教戒*是基于佛教为基础的信仰戒*法的一类,也是通过学习佛法,帮助成瘾者建立起一套新的价值体系,从而达到戒*康复的目的。佛教戒*在我国并不多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出现过佛教戒*的踪迹。 8、吸*如何影响性行为和怀孕(搜索人次:1,852,739) 盛利霞,中国合成*品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会长助理、北京安定医院医务科主任。常年从事临床戒*、戒瘾问题研究。 大麻以及目前有人将苯丙胺类物质(例如冰*)和性药混合,均有强化性欲的作用。 母孕期使用任何*品均对胎儿有影响,甚至是致畸作用,还可能会造成成瘾婴儿。 张刃,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互戒分会副会长、成瘾问题心理专家。长期从事成瘾问题、戒*音乐治疗的研究。 对性行为的影响,主要是新型合成*品表现得最为严重。一般来说,使用了新型合成*品及容易造成变态的性冲动,或是出现攻击性的性行为。此外,因为吸食新型合成*品引发的性乱,也极容易造成梅*、艾滋病的传播。 而不同种类的*品对孕妇都存在不同的影响。大家知道正常女性在怀孕生产的过程中,有部分女性很容易出现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的情绪问题。如果使用*品,无论是麻醉类还是兴奋类的*品,对孕妇的精神和情绪都是极为不利的。 此外, 是药三分* ,何况是*品。所以无论任何一种*品,对腹中胎儿的神经及心脑血管的发育也是极为不利的,容易引发造成胎儿的发育畸形。 9、吸*者有哪些症状?(搜索人次:1,112,241) 朱志伟,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精神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公安系统强制隔离戒*问题研究。
吸食*品的种类不同,症状也不同。比如吸食或注射海洛因后,人的整个身体、头部,神经会迅即产生一种爆发式的快感,随后二、三个小时内,吸食者沉浸在半麻醉状态,快感很快消失,吸食海洛因二次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人上瘾,因人已适应了药物,从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长期吸食海洛因者在*品作用影响下,会显得昏昏欲睡,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漠不关心,不愿交际,缺少兴致,常常毫无表情地望天呆坐、眼睛混浊、瞳孔呈针尖状。当到了接近下一次注射或吸食时,停止吸食的症状会令其相当难受,轻微的是眼中充满眼泪,流鼻涕,疼痛,发痒,打呵欠、生鸡皮疙瘩、忽冷忽热、瞳孔放大、变得烦躁不安和神经质;重者还无法入睡、出汗、四肢疼痛、恶心和腹泻等。 吸食冰*后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表现为: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激动不安和暴力倾向。苯丙胺使用过量会产生急性中*,通常表现为不安、头昏、震颤、腱反射亢进、话多、易激惹、烦躁、偏执性幻觉或惊恐状态,有的会产生自杀或杀人倾向。可出现心血管病症状如头痛、寒战、面色苍白或发赤、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血压升高、血压降低或循环性脱虚;还可出现肠胃功能障碍如口干、口中有金属味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昏迷致死。慢性中*可造成体重减轻和精神异常(即苯丙胺精神病,或称妄想障碍,出现幻觉、妄想状态,酷似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吸食冰*可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在人体内的作用快而强,一旦断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同时,也会发生其他滥用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性病、艾滋病等。 药物滥用者的人格特征显示出无主见、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和自尊,往往需要他人替自己做决定,容易被他人引诱,自我控制力、自信心差、自我效能低。使用和滥用*品是由于药物滥用者自身的某些变态、残缺或者不完整的人格特征所致。这些不完整特征有许多,如缺乏责任心、独立性不强、延迟满足的能力差、自我控制力弱等。 10、吸*行为如何能被检测出来?(搜索人次:1,023,752) 朱志伟,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精神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公安系统强制隔离戒*问题研究。 吸*检测的种类分为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复检。检测样本为采集的被检测人员的尿液、血液或者毛发等生物样本。尿液是通过人体代谢出来的也是最准确的,唾液有合格的唾液检测试剂,但只能进行现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还要继续保存尿液,以备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血液和毛发在采集上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是由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 二,百度大数据中明星吸*的热点问题解读 明星吸*对青少年的影响问题(以部分调查数据为依据谈影视作品和明星吸*对青少年的影响) 李庆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
(1)结合百度大数据显示的明星吸*分析:,关注吸*问题的人次总计3063.63万,其中,明星吸*的关注人次为810.34万,超过总量的1/4。近年来,明星吸*事件大量曝光,激发了民的极大关注,这说明明星吸*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2)明星吸*的调查研究: 以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2.9岁),92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经济水平、教育程度、单亲家庭这三个因素在明星吸*与个体吸*动机之间起调节作用。 a.经济水平 本次问卷调查最重要的研究结果是,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对吸*动机有着最大的影响。家境越好经济收入越高,越可能因为明星吸*曝光而更喜欢该明星。值得注意的是,明星吸*对家境两极化的学生影响最大,家境好和家境差的学生更容易因此对*品好奇,更不容易因明星吸*的警示作用降低自己想尝试*品的倾向性。家境好的学生有经济能力去吸*,家境差的学生更易有不良同伴诱使其吸*。因此,禁*教育中应优先关注家庭收入两极化的学生。 b.学历 学历越高年龄越大的学生,越可能因为明星吸*的曝光而更不喜欢该明星,越不容易对*品好奇,越不会想尝试*品。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和学历的增长,硕士博士生群体对*品知识及其危害性认识更为全面,身心整合程度越高,因此更不易受*品的诱惑。而本科生或年龄更小的高中生,面临青春期情绪、社交及各方面困扰和不成熟的猎奇心态,更容易因明星吸*而对*品好奇。因此,*品预防的重点防护对象应该是低龄化的青少年。 c.单亲 单亲家庭学生更容易因明星吸*曝光而对*品更好奇,更不会因此而降低自己的吸*倾向性。单亲家庭学生,在父母离异或者丧亲的情况下,经济情况相对较差,受到父母的关爱不够,情绪和身心各方面易受困扰。因此,单亲家庭学生群体更易在受诱惑在*品中寻求慰藉。在吸*预防工作中,单亲家庭的学生应该是重点关注对象。 (3)影视作品的影响: 近期我们北师大心理学院与北京禁*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合作开展了 对成瘾者心理干预行动计划 同时也对影视作品对青少年心理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的初步结果与预期相符,说明通过观看某些国外的影视剧确实提高了观看者对物质滥用的好奇。特别是有大量粉丝追捧的明星和某些影视剧在受到社会赞许性的效应影响下,潜移默化式地对青少年潜意识的影响更应值得关注。 依照涵化理论,也就是说影视剧所表达的 象征性现实 ,逐渐同化了受众的 主观现实 ,使其对*品的认知离 客观现实 越发偏差。 某些青少年成瘾者在第一次吸食*品的时候,不良影视作品的间接影响,弱化了*品的危害,使青少年产生错误判断,错误的认为吸*是能够轻易成功戒掉。所以,他们认为*品对自己也不会造成伤害,也不会上瘾的。更有甚者,有些人因此受到 启发 ,想去主动尝试*品的滋味。 从我们的访谈资料可以看到,对影视作品中涉*的情节或者场景进行筛查是有必要的,青少年很难凭借自己的判断对其加以抵制;此外,青少年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如何鉴别危险朋友、危险情境和危险场所等,也应该是教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