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多囊卵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尿酸水平升高看多囊卵巢综合征 [复制链接]

1#

在人们的印象中,痛风(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疼痛)是喝大酒、吃大肉、海鲜当饭吃的人特有的富贵病,在男性中多见,女性则很少。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从来不喝酒,也很少吃海鲜,却还是尿酸高呢?

谈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温州医科大学对名多囊女性和名非多囊女性的研究发现[1],非多囊女性中伴高尿酸血症的人占8.74%,多囊女性的这一比例则高达25.48%。

研究还指出,随着体重的增加,多囊女性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从7.64%增加到58.75%。即便是体重正常的多囊女性,她们的血尿酸平均水平仍然高于非多囊女性。而且尿酸水平越高,睾酮水平也越高。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高尿酸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什么关系,怎样才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呢?

1

嘌呤、尿酸、痛风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大部分由肝脏(以体内核蛋白分解的嘌呤为原料)合成,饮食来源的嘌呤对尿酸形成的贡献只有20%。

机体清除尿酸有两条途经,肾脏可以排泄2/3的尿酸,肠道微生物对尿酸的分解承担了其余的1/3。

所谓的高尿酸血症,即上述某个或多个环节出现障碍,导致尿酸在血液中积累,超过μmol/L的一种生理现象。

而痛风,指的是尿酸盐沉积于关节等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2

尿酸不是越少越好

几年前曾因为这件事和别人争论过,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尿酸越少越好,而声称尿酸有其有益一面的人的主张就成了所谓的“伪科普”。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意识到尿酸是一种强抗氧化剂,适宜水平的尿酸对人体十分有益。

有证据表明,为了适应从宫内环境(低氧)到自然环境(高氧)的变化,弥补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不足,新生儿体内存在一种上调尿酸合成的机制,该机制可以使新生儿在出生的头几天拥有较高的血尿酸水平。

多囊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升高也是这个原因。

我的意思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伴有慢性炎症的疾病,患者更频发高尿酸血症是机体抗氧化能力不足时作出的补偿,而不是我们吃了太多海鲜(嘌呤)的过。

一项发表在《生育和不孕》杂志的荟萃分析指出[2],多囊女性的C-反应蛋白(一种由肝细胞在白介素-6或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刺激下产生的炎症标志物)平均水平是非多囊女性的2倍。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胰岛素抵抗影响了44~70%的多囊女性,而肿瘤坏死因子α是诱发胰岛素抵抗(受体后抵抗)的介质。

研究表明[3-6],多囊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功能是正常的,但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促进胰岛素受体底物的丝氨酸磷酸化,从而阻碍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

也就是说,炎症会诱发胰岛素抵抗,导致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下降。

不仅如此,炎症还是雄激素过多症的促进剂。

体外实验表明,炎症会刺激CYP17A1基因(调控雄激素合成酶的基因)的表达[7],而白藜芦醇和他汀类药物等抗炎物质抑制了该反应[8]。还有,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刺激卵泡膜细胞(负责产生雄激素的细胞)的增值[9]。

现在让我们回到高尿酸血症这个话题。你觉得,我们应该把尿酸水平降下来吗,或者说如何治疗高尿酸血症才是科学的?

3

低嘌呤饮食是正确的吗?

动物性食物通常富含核酸,核酸中有两种碱基由嘌呤构成,即腺嘌呤和鸟嘌呤,它们会随核酸的分解(在肠道被消化)被吸收。

传统观点认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要从低嘌呤饮食做起,只有控制嘌呤的摄入,才能减少尿酸的生成。

我承认这个建议没毛病,但从病因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帮助不大。

记住,饮食来源的嘌呤对尿酸形成的贡献很少,大部分嘌呤是身体内部产生的。

要知道,人体每天有亿个细胞死亡[10],内源性嘌呤就来源于这些细胞,而尿酸是不可避免的代谢产物。

所以,与其控制嘌呤的摄入,不如阻止嘌呤的生成(减少细胞的死亡)。

那些伴有慢性炎症的人,细胞的生命周期会缩短,每天死亡的细胞数量远不止亿个,嘌呤生成增多了,尿酸的合成自然也多了。

4

抑制尿酸的合成是正确的吗?

尿酸的合成除了需要原料(嘌呤),还需要酶来催化,*嘌呤氧化酶承接了这个任务,它可以把*嘌呤氧化成尿酸。相应地,抑制这个酶就可以抑制尿酸的合成。

利用这个原理,临床上常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这两种药来降尿酸,它们都是*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

我没有理由质疑它们的有效性,但我的困惑是,抑制*嘌呤氧化酶真的能治好高尿酸血症吗,我们为什么不治疗导致*嘌呤氧化酶活力升高的病因呢?

做不到这点,停药后的结局谁都猜得到——*嘌呤氧化酶又恢复了活力。

这里再一次回到了炎症的话题,因为又是它激活了*嘌呤氧化酶[11],不控制机体慢性发炎就永远不能遏制尿酸的合成。

5

促进尿酸的排泄是正确的吗?

抑制尿酸的合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促进尿酸排泄,毕竟高达90%的高尿酸血症是肾脏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

这个环节也有两种很好使的药——丙磺舒和苯溴马隆,它们可以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尿酸。

但我还是那个困惑,不吃药的时候就不能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尿酸了吗,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我想了又想,似乎所有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都是在玩弄尿酸这项指标,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去治疗病因。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在急性发作的痛风病人中,有11~49%的人的血尿酸水平是正常的,反而是没发作的人的血尿酸水平较高[12,13]。

这意味着:高浓度的尿酸充当了抗氧化剂,可能会避免疼痛的发生。

在没有恢复机体除尿酸外的抗氧化能力前,一旦促进尿酸的排泄,就会降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不一定对病情有利。

6

教你一个一举四得的方法

假如有一种方法,既能减少嘌呤的产生,又能抑制尿酸的合成,还能促进尿酸的排泄,同时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你想不想知道?

补充维生素C就可以,超高剂量的那种。

*嘌呤氧化酶是尿酸合成的限速酶,除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许多天然抗氧化剂也对该酶有抑制作用,以维生素C的研究最多。

下图引自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14],显示了添加或不添加维生素C时*嘌呤氧化酶的活力变化(维生素C抑制了*嘌呤氧化酶的活力),这是早期关于维生素C降尿酸的证据。

到了年,一篇发表在《内科学年鉴》的研究报告指出[15],接受单次mg维生素C治疗的志愿者中,尿酸的肾脏清除率在2~6小时后增加了%,而使用mg或mg克维生素C人的尿酸肾脏清除率增加了%和%,尽管作用减弱,但依然有效。

针对那些每天摄入mg维生素C(持续3~7天)的人,由于持续地排泄尿酸,他们的血尿酸水平下降了71.28μmol/L至.14μmmol/L,效果非常显著。

后续的荟萃分析也发现[16],在维生素C中位数补充量为mg/d时,可以使血尿酸水平降低约20.8μmol/L。

综上所述,高剂量的维生素C通过抗氧化减少细胞死亡(产生内源性嘌呤)、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降低了血尿酸的水平。

7

维护要靠健康饮食

虽然高嘌呤饮食不是病因,但促炎饮食是。

所以,我不认为低嘌呤饮食能预防痛风,更有意义的是抗炎饮食,或者说是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低炎症指数)的饮食。

你会发现痛风病人的饮食习惯确实不好,只是海鲜不是原罪,根本问题是酒精以及炸煎熏烤等高糖化产物的食物,它们会消耗大量的抗氧化剂,使细胞的生命周期缩短(过早地死亡),单位时间释放的嘌呤增多。

其他不良饮食习惯还有过多使用以Omega6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进食过多富含血红素铁的红肉(有证据显示血红素会激活*嘌呤氧化酶[17]),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C和多酚等抗氧化剂不足),全谷物、豆类和坚果摄入不足(导致植酸不足,植酸也是*嘌呤氧化酶抑制剂[18]),等等。

我们还需要意识到,与血尿酸水平正常的人相比,高尿酸血症者从饮食获取的维生素C较少[19],维生素C的摄入量越多,痛风的发生风险就越低[20]。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一直以来推崇的地中海饮食,本质上就是一种抗炎饮食(富含维生素C、多酚和植酸等抗氧化剂),不了解这种饮食的朋友可以阅读我之前写的文章,或参考文章末尾的饮食结构图。

8

最后的思考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是mg/d,这是基于健康人群调研得到的平均数(加两个标准差),用于预防坏血病绰绰有余,但要说维持有活力的健康我觉得有点勉强,尤其是咱们今天讨论的话题——高尿酸血症、痛风。

当然,年发行的(截至目前为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已经有进步了,里头提出了预防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维生素C是mg/d。

用于治疗后的维持,这个量也许是足够的(或者根本就不够)。

再回到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话题,患者的尿酸水平升高(不一定所有人的尿酸值都超出正常范围,但平均水平高于非多囊女性),显然还是要我们反复强调过的慢性炎症来背锅,抗炎抗氧化依然是调理的主线。

尽管补充维生素C可能无助于改善排卵率和高雄激素血症(尚不清楚口服超高剂量或静脉注射时是否有效),但从维护健康(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促进抗体的合成,促进铁的吸收,促进解*,维护血管的健康,阻断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应该摄入适量的维生素C。

刺梨、鲜枣、红果(鲜山楂)、橙子、香菜、芦笋、黑醋栗(黑加仑)、番石榴、由甘子、猕猴桃、灯笼椒(彩椒)、花椰菜、豆瓣菜和西兰花是维生素C含量相对丰富的食物。

普通人吃水果就够了(也许吧,教科书是这么说的),但我因为有过接近坏血病的经历(大学时出现过牙龈萎缩、出血,牙齿松动,皮肤淤血点),所以我是不想回到过去的。

我平时会补充~mg维生素C(不一定天天吃,有时可能不吃),感冒期间每天会使用3~8g(感冒初发的两天每隔1~2个小时就吃1g,一天最多8g,之后每天3~5g,配合50mg/d锌,好得飞快,效果不显著的就是用量太保守了)。

请注意。长期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因为代谢物是草酸),在男性中多见,而女性似乎没有受到影响。

作为一个曾经有过肾结石的人,我似乎没有受此影响,可能是因为我平时也补充B族维生素(主要是B6的作用)和柠檬酸镁,植酸也吃得多(来自粗粮和豆类)的缘故吧。

撤退性的坏血病(就是大剂量吃了很长时间,突然停下来发生的缺乏症)我没经历过,但应该是存在的,所以注意不要长期都用大剂量(我认为超过3~5g才算)。

有些人吃2g以上的维生素C会腹泻,那只能以自己可耐受的最高量度,或者选择酯化的产品(但一般人建议用普通的抗坏血酸)。

总之,一般人如果想补充维生素C,mg是很好的开始,更高剂量的使用可以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后再行决定。

相关文章(点击查看):

1.比药还管用的地中海饮食,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吗?

2.坚持地中海饮食6个月,试管婴儿成功率提高68%

参考文献:

1.MuL,PanJ,YangL,ChenQ,ChenY,TengY,WangP,TangR,HuangX,ChenX,YangH.Associationbetweentheprevalenceofhyperuricemiaandreproductivehormonesinpolycysticovarysyndrome.ReprodBiolEndocrinol.Oct25;16(1):.Escobar-MorrealeHF,Luque-RamírezM,GonzálezF.Circulatinginflammatorymarkersinpolycysticovarysyndrome: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FertilSteril.Mar1;95(3):-58.e1-2.3.RuiL,AguirreV,KimJK,ShulmanGI,LeeA,CorbouldA,DunaifA,WhiteMF.Insulin/IGF-1andTNF-alphastimulatephosphorylationofIRS-1atinhibitoryServiadistinctpathways.JClinInvest.1Jan;(2):-9.4.StephensJM,PekalaPH.TranscriptionalrepressionoftheC/EBP-alphaandGLUT4genesin3T3-L1adipocytesbytumornecrosisfactor-alpha.Regulationsiscoordinateandindependentofproteinsynthesis.JBiolChem.Jul5;(19):-4.5.RosenbaumD,HaberRS,DunaifA.InsulinresistanceinpolycysticovarysyndromeecreasedexpressionofGLUT-4glucosetransportersinadipocytes.AmJPhysiol.Feb;(2Pt1):E-.6.CorbouldA,KimYB,YoungrenJF,PenderC,KahnBB,LeeA,DunaifA.InsulinresistanceintheskeletalmuscleofwomenwithPCOSinvolvesintrinsicandacquireddefectsininsulinsignaling.AmJPhysiolEndocrinolMetab.5May;(5):E-54.7.PiotrowskiPC,RzepczynskaIJ,KwintkiewiczJ,DulebaAJ.OxidativestressinducesexpressionofCYP11A,CYP17,STARand3bHSDinrattheca-interstitialcells.JSocGynecolInvest.5;12(2Suppl):A.8.OrtegaI,CressAB,VillanuevaAJ,SokalskaA,StanleySD,DulebaAJ.Resveratrolpotentiateseffectsofsimvastatinoninhibitionofratovariantheca-interstitialcellsteroidogenesis.FertilSteril.;96(3Suppl):S40–19.SpazynskyRZ,AriciA,DulebaAJ.Tumornecrosisfactoralphastimulatesproliferationofratovariantheca-interstitialcells.BiolReprod.;61:–8.1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